小說都不敢這樣寫 百貨銷售員逆襲成為日職球星
現實往往比小說更離奇。放在小說裡會被編輯一句「這設定太扯」打槍的情節,偏偏就是會在真實世界發生。
1968年,東京(現為羅德球團)在挑選洋助人時,原以為自己簽下的是有12年大聯盟經驗的洋基打者Héctor López。結果合約到手一看,簽到的其實是另一位同名同姓的López。前者是Héctor López,擁有12年大聯盟經驗,通算136轟的強打者,但簽下來的後者則是Art López。兩人都是叫López,雖然Art也待過洋基,但早在28歲就離開球界,只在洋基隊留下38場出賽紀錄,正在百貨公司擔任銷售的工作。這怎麼看都是球探部門的低級失誤。
不過,神奇的地方就在這,球團意識到問題後,竟然想得是「反正很便宜,先簽再說;真不行再請他回家。」於是東京就以1000元美金的契約金簽下了這位百貨公司的Art López。若是小說劇情,大概讀者還沒看到就先被編輯退稿了;可偏偏這種離奇誤打誤撞,常常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好運。
東京隊主場在東京下町南千住的東京體育場。夜間比賽時,球場把周邊的暗巷照得通亮,被稱作「光之球場」。而個性開朗的羅培茲,也很快有了外號—「下町的太陽」。
羅培茲不只是氣氛擔當。開幕戰他就敲出致勝的適時三壘安打,還入選明星賽,在第一戰打出史上首見的「一局上首棒、首球全壘打」,痛快到不行。整季表現同樣亮眼:第一年就轟出 23 支全壘打;球隊改名為羅德的第二年,他的打擊率突破三成;第三年更以生涯新高 .313 的穩定火力,為球隊拿下聯盟優勝立下大功。效力羅德的最後一年,他仍維持三成以上打擊率,季後轉投養樂多。累計 596 支安打、301 分打點,放在羅德史上洋將的排行裡,穩穩擠進前五。他是那種兼具巧打與關鍵時刻殺傷力的好幫手。
至於在養樂多,他連兩季都有雙位數全壘打,但整體光芒不若羅德時期,兩年後便離隊。故事雖告一段落,但那段「烏龍簽約→意外發光」的傳奇,倒是怎麼看、怎麼有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