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親俄舉動震撼東亞 學者警告:美國或繞過台灣 與中國「大而美交易」
美國總統川普在俄烏戰爭議題上的最新動作,不僅令歐洲盟友憂心,也讓東亞國家感受到強烈不安。美國天普大學日本分校政治學教授布朗(James D.J. Brown)21日在《日經亞洲》撰文指出,川普在阿拉斯加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會談時展現的親俄姿態,釋出三大危險訊號:無視國際規則、偏好「大國分配弱國命運」的雅爾達模式,以及反覆無常的性格。他直言,未來川普甚至可能繞過台灣,與中國達成「大而美交易」。
阿拉斯加會談引爆爭議
布朗指出,川普原本在7月中旬還公開表態對普丁「失望」,甚至要求俄羅斯在「10至12天內停火」,否則將面臨「嚴重後果」。然而,8月15日的阿拉斯加會談卻成為轉折點。
川普不僅盛大迎接遭國際刑事法院通緝的普丁,更接受俄方提出的「土地交換方案」──要求烏克蘭交出部分未淪陷的領土,換取俄軍控制的小塊土地。布朗痛批,這等同讓烏克蘭割地求和,而川普承諾的「安全保證」則是空洞不實。
三天後,川普又在白宮召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及七位歐洲領袖會談,宣稱將討論「類北約第五條」的安全承諾。但布朗直指,川普已明確排除美軍參戰,甚至連是否支援歐洲維和部隊都成疑,一切承諾恐怕淪為政治包裝。
三大警訊:從歐洲到東亞
布朗分析,川普的行為對歐洲與東亞同樣釋出三大警訊:
第一,破壞國際秩序。 川普紅毯迎接普丁,等同告訴國際社會:即使發動侵略與屠殺平民,最終仍能與美國平起平坐。這對仰賴國際規則維護安全的台灣、日本、南韓而言,是嚴重威脅。
第二,重演雅爾達模式。 川普與普丁討論烏克蘭領土時,烏方完全被排除在外。這凸顯他偏好由大國分配弱國命運的模式。布朗警告,若川普能繞過澤倫斯基,他未來同樣可能繞過台灣,直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大而美交易」,犧牲台灣利益。
第三,反覆無常且容易受影響。 川普缺乏國際知識,也沒有可靠顧問,常被最後與他接觸的人影響。他熱衷「房地產式交易」、渴望奉承,甚至希望拿下諾貝爾和平獎,北京勢必會學習莫斯科的手法,利用這些弱點,迫使美國在東亞做出戰略讓步。
日韓被迫「管住川普」
布朗直言,川普的任期尚有1250天,短期內看不到改善,當務之急是「減少損害」。他建議,日本與南韓必須聯手「管理川普」,如同對待一位仍握大權卻行為難以預測的家長,需要隨時看顧、安撫與引導,避免其決策誤傷自己與盟友。
同時,他呼籲東亞國家加速減少對美國的依賴,透過強化自我軍事能力、發展獨立於華府之外的安全合作,來填補美國信譽下滑所帶來的風險。
台灣的挑戰
對台灣而言,布朗的警告尤其值得重視。台灣長期依靠美國安全承諾,但川普若真將台灣作為與中國談判的籌碼,將使台灣陷入極大風險。
布朗點出,川普在歐洲已展現願意「繞過當事國」的作風,這意味著台灣必須正視一個殘酷現實:美國的安全承諾可能並非鐵板一塊。台灣除了加強自身防衛,也必須積極拓展與日本、南韓及其他民主國家的安全合作,建立更多元的防護網。
川普的親俄舉動讓人質疑美國是否仍能扮演民主世界的「不可或缺領袖」。布朗提醒東亞盟友,必須在美國角色逐漸弱化的國際格局中,尋找新的安全平衡。對台灣而言,這不僅是一場地緣政治的考驗,更是對自主防衛決心的試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