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聯手封殺大法官人事 354件人民釋憲案「躺平」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
立法院日前在藍白黨團主導下,再度全數封殺7名大法官被提名人人事同意權,再加上日前修法提高釋憲門檻,使憲法法庭癱瘓,無法行使憲法賦予釋憲、作暫時處分等職權,使人民聲請的354件釋憲案,如「性侵害追訴權時效」等案只能躺著不動,權益大大受損。
立院去(2012)年12月三讀修改《憲法訴訟法》,規定參與評議的大法官人數不得低於10人,作成違憲宣告時,同意違憲宣告的大法官人數不得低於9人,此規定形同讓憲法法庭實質停擺,無法運作。
另外,現行政院、民進黨立院黨團、監察院分別就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財政收支劃分法、選罷法、憲法訴訟法等4大案,現也仍無法獲大法官釋憲救濟。
根據媒體《自由時報》引述匿名法界人士示警,總統賴清德2度提名各7位大法官被提名人,都是法界、法學界菁英,竟遭藍白立委以「非專業」的理由全部封殺,已使優秀法界人士視大法官職位為畏途,而不願接受大法官提名,憲法法庭若無法順利運作,恐將使全民受害。
依據憲法法庭截至今年6月30日的統計,憲法法庭共有385件未結案件,其中多達354件為人民聲請案,占比約高達9成2,其次是法院法官聲請案21件、政府機關5件、立委5件。
憲法法庭分析未結案的受理案件中,有29件主案、併案59件;其中,23件主案、55件併案為人民所聲請,另外,6件主案中,以憲法法庭受理民進黨立院黨團聲請憲訴法、監察院聲請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較受社會各界矚目,憲法法庭已於5月12日舉行過說明會,但因立院將法官評議、作暫時處分人數門檻提高,目前實質停擺中。
憲法法庭停擺後,較明顯的後遺症是,約9成2民眾維護權益的釋憲案,目前被凍結無法處理。
以備受爭議的「性侵害追訴權時效」釋憲案為例,據統計,近20年來,有1097位被害人因追訴權時效太短無法提告,使許多加害人至今仍逍遙法外,經民團努力聲請釋憲已獲受理,但無法開會評議,釋憲結果仍遙遙無期,其他還包括未成年子女的收養限制、勞工加班資格認定、選前民調、受刑人勞作金等釋憲案件。
顯示全部
留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