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國際藝術島9/5登場 打造跳島藝術盛典
記者劉昕翊、實習記者游昀芳/臺北報導
第3屆「馬祖國際藝術島」將從9月5至11月16日登場,活動歷時73天為歷屆最長,不僅邀集至少55組國內外藝術團隊,於四鄉五島展出超過50件作品,更有多組團隊帶來精采匯演,齊心打造臺灣規模最大的跳島藝術慶典。
此次以「拍楸-你的海洋,我的陸」為主題,回應馬祖過去漁業黃金時代「一個網目養一口人,討海人的一張網養活了整座島」的集體記憶,並用藝術連結島上每一個人,編織出一張面向未來的文化大網。活動匯聚9個國家與地區、國內外藝術團隊,陳展超過50件作品,並於今(30)日舉行展前記者會,文化總會秘書長李厚慶表示,藉由藝術這股柔軟的力量,重塑馬祖形象、重述馬祖故事,感謝馬祖居民對生活的努力與堅持,形塑藝術島深厚的底蘊,希望大眾能透過藝術島舉辦的過程互相了解,共同建構島嶼的國際識別。
此次展出作品包含,回應年度主題「拍楸 - 你的海洋,我的陸」,藝術家甘銘源在澳口帶來竹編大型裝置《拍楸-簍光・竹影》;在南竿的珠螺海灣長堤,有雕塑家陳益輝的大型海岸地景作品《築巢》,映照過往前線風景,轉化為當代島嶼的自我定位;來到南竿舊體育場承載眾多島民記憶的場域,在拆除改建前最後一次開放,迎來日本藝術家柳幸典的代表作《哥吉拉計畫2025》等,而馬祖擁有獨特的閩東及戰地文化,藝術的介入也帶領民眾穿越時空,例如,走入北竿軍魂電廠及40據點,一同探訪「軍魂1975時間美術館」,追尋昔日的榮光與記憶。
另外,記者會現場也公布此屆形象影片,與創作者國美合作,從閩東語「逐逐日」(意思是每一天)來出發,邀請大眾跟著極具特色的小人物定格動畫和費納奇手法,採集不同身份的島民日常生活,有大廚、景觀設計師、藝術家、燈塔守、風燈師傅、釀酒師傅及老漁夫,還有眾多島民一起前進,串起藝術島的每一日。
此外,在表演藝術的部分,更有優人神鼓、舞蹈空間、簧格音樂帶來的精采演出;馬祖戲劇團、北角星戲劇團的《馬祖心情記事7拍楸》,以及文化部庄頭劇場、紙風車劇團、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台北首督芭蕾舞團共同匯演,邀請全民今年秋天一起登島,感受馬祖無與倫比的魅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