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音館《風華再現》展演 感受原民流行樂魅力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傳藝中心臺灣音樂館今(12)日宣布,9月至10月推出《風華再現》近代原民流行音樂系列活動,串聯臺北與花東地區舉辦3場演唱會及2檔展覽,透過多元視角呈現原鄉土地的音樂記憶與創作能量,邀請大家走進原住民流行音樂的族群故事與時代風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悅宜示,傳藝中心推動灣各族群傳統藝術,原住民流行音樂是當代歷史的重要見證,該系列展演除再現原民風華,更希望更多人聽見、看見並愛上這些歌聲,讓不同族群的人透過理解而互相尊重並接納彼此的傳統藝術。
監察委員浦忠成指出,各民族音樂相互映襯,共同構築出臺灣獨特的音樂風景。交通部觀光署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林維玲指出,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月光・海音樂會》邁入第11年,深受樂迷歡迎,很高興傳藝中心將近代原民流行音樂帶進來,更邀請大家在月光與海浪交織的夜晚,親身感受音樂魅力。
今天記者會現場,更邀請演唱會卡司開嗓,85歲的歌手吳花枝演唱《懷念年祭》,她曾於823戰役期間前往金門勞軍,返臺後灌錄臺灣第一張原住民音樂黑膠唱片,雖然謙稱自己年紀大,依然掀起滿堂歡呼,氣氛非常熱絡。
緊接著,「北原山貓」成員、70歲卑南族歌手陳明仁演唱《可憐落魄人》,這是臺灣原住民創作的民謠,歌詞提到「你可以玩弄我,你可以戲弄我」,帶有原民幽默,充滿戲謔,1970年末開始傳唱於臺東各部落,1981年陳明仁將這首歌起用為首張專輯標題曲,並帶到駐唱的臺北西餐廳演唱,可惜歌紅人不紅,後來被許多歌手推出翻唱版本,知名度較高的包括沈文程、高勝美版本。
後續,金曲獎第24、28 、32屆最佳原住民歌手獎得主、臺東卑南族桑布伊,現場高唱《林班組曲》,壓軸由陳明仁與桑布伊2人合唱《白米酒》,中間臨時邀請歌手達卡鬧,穿插演唱一曲帶來《Am 到天亮組曲》。
演唱會策展人李韻儀表示,首場9月8日與東管處合作,在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月光・海音樂會》推出風華再現專場;9月27、28日於臺北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推出2場《種歌者~原聲金曲風華再現》音樂劇場形式的演唱會
《種歌者》音樂劇場,除邀請盧靜子、吳花枝、陳明仁、謝英雄等資深部落歌王歌后,還有桑布伊、以莉.高露、王宏恩、陳建年等當代金曲歌手同台演唱,重現多首經典山地歌曲,更邀請金枝演社藝術總監王榮裕及蘇達擔任共同執導。
展覽策展人葉宗哲指出,《原音如此流行-從山地歌謠到流行金曲》特展首展將於9月12至21日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西5館登場,10月1至12日巡迴至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第17棟1樓展出,讓大眾感受原鄉歌聲的時代風華與生命力。
《原音如此流行-從山地歌謠到流行金曲》特展,讓大家了解如此流行的「原音」,從戰後的有聲採集、山地唱片產業的興起、社會運動與身分認同,到原青創作成為一首首流行金曲,深入呈現原住民流行音樂的多元面貌與文化流動。
臺灣音樂館表示,在戰後至1990年代之間,臺灣原住民族以族語、國語,甚至日語創作並演唱出無數貼近生活的通俗歌曲,這些音樂跨越黑膠、卡帶到CD等載體,在康樂隊、伐木場、遠洋漁船與都市工地間流動,也在救國團活動和社會運動場域傳唱,不僅反映族人的日常記憶,也映照著他們在遷徙、社會變遷與身分認同間的心聲與掙扎,歌詞淺白卻直指人心,真切描繪出原住民族的生命經驗,其所蘊藏的情感至今依然動人,值得重新看見與珍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