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10數位體驗場域 協助長者邁向數位新生活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隨樂齡者人口愈多,包括數位教育、資訊素養與防詐等都是重要議題。教育部打造「樂齡數位體驗場域」,協助55歲以上銀髮族融入數位生活,今年新增設置花蓮、新北鶯歌、新竹竹東、澎湖、屏東等5處據點,全臺累計有10處,融入在地文化與健康科技,盼長者不再只是會使用LINE,還可以學習當網紅,提高整體資訊素養。
教育部今(12)日舉行「樂齡學習數位示範體驗場域」聯合啟動典禮,繼去年擇定宜蘭縣、苗栗縣、雲林縣、嘉義縣、高雄市等5縣市設置首批據點,宣布今年再開設新北市、新竹縣、屏東縣、花蓮縣、澎湖縣等5個縣市的場域,也推出1對1數位科技諮詢服務、開設學習課程與活動並進駐數位設備供使用。
教育部常務次長朱俊彰指出,臺灣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長者人口已占約20%,在臺灣「樂齡」一詞泛指高齡教育,教育部全臺22縣市都設置「樂齡中心」、「樂齡大學」、「第三人生大學」,主要服務對象為55歲以上年長者。
朱俊彰表示,希望透過終身教育與學習接軌智慧高齡社會,教育部持續結合政府、民間力量,持續增設「樂齡學習數位示範體驗場域」,提供具實用的學習課程,讓科技融入高齡者日常,讓高齡者在熟悉的社區空間中安心接觸新科技,基地就近協助長者藉數位工具連結更多朋友與外界訊息,並逐步建立數位信心。
教育部終身司長梁學政說明,新北鶯歌的場域運用數位科技與AI探索在地陶城文化;新竹竹東場域透過客家文化與Podcast讓潮爺奶體驗播客;花蓮與澎湖的場域提供網路與謠言查證及社群專題課程;澎湖場域還推出生成式AI與樂齡網紅速成班;屏東場域則藉由擴增實境遊戲,以肢體遊戲分析動作與健康風險等。
教育部表示,為弭平地方數位落差,提供55歲以上的樂齡者優質數位科技學習環境,歡迎民眾預約諮詢並成為學員,以解決大家的數位困擾。另外,數位體驗場域正號召大專校院學生投入「數位幫手」行列,透過陪伴與諮詢促進世代共學與互助,不只解決長者的數位困擾,也能讓科技成為跨世代溝通與學習的橋梁。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