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藝人淪統戰工具?文化部揭赴中內幕 李遠:請記得我們台灣
近期陸委會針對20餘位赴中國發展,並配合中共發表統戰貼文的臺灣藝人名單,請文化部進行約談,部長李遠特別發布公開信,強調文化部持續以關懷立場,提醒藝人避免淪為統戰工具,此次約談發現多數藝人表示貼文為中國經紀公司所為或並不知情,部分則坦言緊張並承諾將遵守法令。文化部持續透過補助與投資、提高獎勵、加強培訓措施健全產業,呼籲藝人記得「我們臺灣」,共同讓世界看見臺灣的文化能量。
多數藝人貼文由中國經紀公司管理
文化部表示,已依據陸委會提供的清單完成通知,並與藝人溝通,發現多數人稱貼文由中國經紀公司管理,或未察覺可能觸法,部分則表達未來一定會遵守相關法令。在溝通過程中,文化部持續提醒藝人應遵守兩岸相關法令,避免因經紀公司經營模式而觸及敏感議題。
文化部將持續提醒臺灣藝人應遵守兩岸相關法令
文化部依據《報導者》五月報導,中國市場雖具吸引力,但臺灣藝人及團隊在當地受高度監控,經紀公司握有藝人對外發言權。此次約談進一步證實,中國經紀公司以「出錢是老大」的方式規範藝人,並明確管理社群平台發文,部分藝人坦言在中國的言論及創作被嚴格限制。因此,文化部經整體衡量主客觀條件及產業發展現實,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仍將持續提醒臺灣藝人應遵守兩岸相關法令,並繼續健全產業生態環境。
李遠在公開信中指出,臺灣不反對藝人赴中國尋求更大市場,但中國經紀公司常在藝人不知情下,進行貼文或發聲行為,甚至要求表態中國認同、否定臺灣主權,進而干涉創作、打扮與言論。李遠強調,「文化不應該成為政府的宣傳工具,更不能被上級控制和指導」,臺灣已掙脫威權時代,並在多元文化與創作自由環境下,展現獨特魅力,逐年提升文化預算,鼓勵國際合作,致力打造文化盛世。
李遠:請記得「我們臺灣」
李遠呼籲,臺灣藝人在赴中國前應做好心理準備,「也歡迎回家和我們一起奮鬥,讓世界看見我們臺灣,讓我們成為一個有骨氣、有志氣的臺灣人。請記得,臺灣才是培育你們成長茁壯的家。請記得,我們臺灣」。
李遠公開信信件全文 首先要謝謝所有針對我們所提出的問題一一答覆的臺灣藝人。在大部分的回函中,可以感受到他們去中國發展所承受的壓力,因為大部分的回函都表示對那些表態並不知情,有些回函更詳實描述他們在中國發展的真實情况。那一刻,我真的覺得我們才是一家人,臺灣是我們的臺灣。
就像最近我們在日本大阪世界博覽會的系列文化活動用了「We TAIWAN」這樣的名字,也就是向世界展現「我們臺灣」,我們無時無刻都想要讓世界看到臺灣。其中在「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中,更出現我們的國旗。對許多國家的人而言,這其實不算什麼,但是對我們而言卻是很開心的。越是被打壓,越是被限制,反而會讓我們用更大的力氣來反抗和突破。雖然這一直是臺灣人的宿命,但這也使我們生命力和勇氣源源不斷。
臺灣有句俗諺「拍斷手骨顛倒勇」最能形容在歷史上飽受苦難卻充滿樂觀的臺灣人。
在中國這樣一個凡事由上而下,充滿不確定性的人治環境中,相信你們更能理解前面所說的被限制及控制的心情。我們從來不反對臺灣藝人為了更大的市場去中國發展,但是我想要提醒你們的是,中國會在藝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做出各種你在臺灣無法想像的事,例如替你發聲、貼文。替你表態對中國的認同、否定臺灣主權只會是第一步,接下來他們還會干涉你的創作、打扮、言論,甚至是出入境。這個市場雖然很大,但是它不是給有才華的人表現的,它只是用這個市場來誘惑你,把你打造成他們想要的樣子,你們充其量只是他們能夠控制的工具。
不用懷疑,他們也可以因爲你不知道的理由,一夕之間剝奪你的一切。從我們這次針對23位在中國發展的藝人的約談後,我們更加確定這一切。
文化不應該成為政府的宣傳工具,更不能被上級控制和指導。臺灣已經掙脫了漫長的威權戒嚴時代,在多元文化相互激盪及創作自由的環境下,臺灣現在的文化呈現一種不覊、奔放卻又深沉的獨特魅力,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和矚目。我們政府的文化預算也逐年攀升,也成立了投資文化產業的單位,大力協助各項民間的文化產業的發展。現在的文化部擁有很大的能量,透過各種補助和投資、提高獎勵、加強培訓,不斷創造文化人的工作機會和文化產業生態。這些年更是鼓勵和國際合資合作製作影視作品,開拓更多的海外巿場,我們有信心創造一個臺灣歷史上的文化盛世。
希望你們去之前要先有心理準備,也歡迎你們回家和我們一起奮鬥,讓世界看見我們臺灣,讓我們成為一個有骨氣、有志氣的臺灣人,好嗎?
請記得,臺灣才是培育你們成長茁壯的家。請記得,我們臺灣。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