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著,吃這助眠不怕胖 營養師揭8大助眠神物,番茄汁竟能讓褪黑激素飆10倍!
你是否也常在床上翻來覆去,數羊數到天亮?或是深夜餓到睡不著,卻又怕吃了宵夜會發胖?別再糾結了!營養師劉怡里揭曉多款「吃了能助眠、又不怕胖」的神奇宵夜,其中一樣祕密武器,更能讓體內的助眠荷爾蒙「褪黑激素」濃度狂飆10倍!
失戀才吃香蕉皮?營養師:香蕉牛奶+芝麻,補鈣鎂更好睡
俗話說「失戀吃香蕉皮」,因為香蕉皮富含能增加抗壓力的「色胺酸」,確實有抗憂鬱、幫助因壓力而失眠的效果。但劉怡里營養師笑說,不必這麼辛苦!想一夜好眠,不如來杯溫熱的「香蕉牛奶」或「黑芝麻牛奶」。
看更多:小指貼退熱貼助眠?醫急喊卡:3類人恐癲癇、致命!中醫:只對「1種」失眠有效
劉怡里指出,據《英國營養學期刊》研究發現,每日攝取超過700毫克的鈣,能讓深層睡眠時間增加20%。鈣質與人體的神經傳導物質合成相關,對穩定情緒、鬆弛肌肉、消除緊張有作用,一旦缺乏就容易出現肌肉痠痛、失眠症狀。
另外,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人平均鎂的攝取量約只有建議量的60%,普遍不夠。除了肌肉特別容易痠痛,半夜睡覺或是運動時突然抽筋,或是頭痛,都很有可能是身體缺鎂。
隨著年紀增長,許多人開始會注意鈣質的補充,通常會建議鈣要跟鎂一起補充,才可以幫助身體作用,防止骨質流失。而鎂在我們身體中也跟神經傳導、肌肉收縮及放鬆有關。
牛奶中的鈣質與香蕉、芝麻中的鎂,都是穩定情緒、放鬆肌肉、消除緊張的神經傳導重要物質,這個組合堪稱是天然的助眠神飲。此外,杏仁豆漿、銀耳蓮子湯、地瓜粥或味噌豆腐湯,也都是能安神暖胃、幫助入睡的健康宵夜好選擇。
北醫大研究驚人發現!睡前2顆牛番茄,褪黑激素飆10倍
想要提升睡眠品質,祕密武器就是「牛番茄」!劉怡里營養師指出,牛番茄富含「GABA胺基酸」與「褪黑激素」,這兩種成分都有助於放鬆神經、調節自律神經。
台北醫學大學的人體實驗更驚人發現,只要在睡前兩小時,生吃約兩顆(250克)的牛番茄,或打成蔬果汁飲用,竟能讓尿液中的褪黑激素濃度高出約10倍!這項研究顯示,牛番茄對於改善睡眠品質,特別是對更年期婦女,有非常顯著的幫助。
半夜抽筋、淺眠睡不好?營養師:你可能「缺鎂」了!
如果常半夜抽筋、肌肉痠痛、淺眠睡不好,小心!這可能是身體「缺鎂」的警訊。營養師劉怡里指出,根據統計,國人普遍鎂攝取不足。鎂與神經傳導、肌肉放鬆息息相關,一旦缺乏,就容易出現肌肉痠痛、抽筋、焦躁、失眠等問題。
想補充足夠的鎂,其實很簡單!只要在日常飲食中,多攝取以下3類「高鎂」食材,就能輕鬆擺脫惡性循環:
- 深綠色蔬菜:
如菠菜、地瓜葉、青花菜。 - 堅果類:
南瓜籽、核桃、腰果。 - 全穀類:
小麥胚芽、糙米(白米的鎂含量僅有糙米的30%)。
看更多:睡不好讓血壓降不下? 醫師提醒「放輕鬆」是關鍵
睡姿錯誤,越睡越累!物理治療師揭3大「恐怖地雷」
吃對了食物,睡姿也要正確!物理治療師陳季揚警告,錯誤的睡姿,正悄悄地在夜晚摧毀你的脊椎健康。
地雷一:趴睡→最傷頸椎與背部
這是「最差的睡姿」!會讓頸椎長時間歪斜,下背部也會過度下凹,導致早晨起來脖子痛、腰也痛。
地雷二:側睡→小心脊椎整晚在「扭轉」
側睡時若雙腿前後交疊,會讓腰椎整晚都處於「旋轉」狀態。建議在雙膝之間夾一個枕頭,就能有效改善。
最佳解方:仰睡→膝下墊枕,終結腰部懸空
仰睡對脊椎最友善,但很多人會覺得「腰部空空的」。只要在膝蓋下方墊一個枕頭,讓膝蓋微彎,就能讓骨盆回到正確位置,腰部徹底放鬆。
看更多:紅橙黃色床單不要用!研究發現臥室和床單用「這2色」可助眠
睡醒還在頭昏腦脹?3招頸部放鬆術,跟「頸因性頭痛」說掰掰
很多人睡不好,隔天醒來頭昏腦脹、肩頸僵硬,這很可能是「頸因性頭痛」在作祟!陳季揚治療師教3招簡單的頸部放鬆術,隨時都能做。
胸鎖乳突肌伸展:
右手搭在左肩,眼睛看左上方,頭跟著轉上去,伸展左側頸部肌肉,停留20秒後換邊。
上斜方肌按壓:
用對側手找到肩膀上的痛點,壓住後,將肌肉往前推開,重複按壓兩分鐘。
枕骨下肌群按摩:
雙手大拇指放在後腦勺髮際線的凹陷處(風池穴),頭微微向上45度,用大拇指往眼眶的方向深層按壓,能有效改善頭昏腦脹。
打鼾、頭痛、盜汗讓你睡不好?中醫揭3大「安眠穴位」
睡眠品質差,還可能跟打鼾、頭痛或更年期盜汗有關。中醫師吳明珠特別分享3個神奇穴位,睡前按一按,就能有效改善睡眠困擾!
翳風穴(改善打鼾):
位於耳垂後方的凹陷處。按壓此穴能幫助舒展氣道、穩定呼吸。
聽宮穴(緩解頭痛):
位於耳朵前方、張開嘴巴時會出現的凹陷處。能寧神止痛。
通里穴(改善盜汗):
位於手腕橫紋下方約一指寬(小指側)的位置。能有效緩和更年期盜汗。
◎ 諮詢專家/劉怡里營養師.陳季揚物理治療師.吳明珠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