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8.8地震 史上首次因應開設中央災變中心 晚間解除海嘯警報
俄羅斯堪察加(Kamchatka)外海今天(30日)上午發生規模8.8(原先8.7上修)淺層地震,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11時40分發布海嘯警報指出,這起地震所引發海嘯預計約下午1時18分,開始影響台灣,影響順序從東部沿海、東南沿海、東北沿海、西南沿海、北部沿海、到海峽沿海地區。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也首次因應海嘯開設,舉行兩次會報。中央氣象署下午5時10分解除海嘯警報,根據觀測資訊,蘭嶼於下午4時9分波高12公分最高,台東成功、屏東小琉球及東港也出現7公分波高。
受到俄羅斯外海地震影響,地震測報中心在今天近中午針對台灣沿海發布海嘯警報。中央氣象署在下午5時10分發布海嘯警報(遠地)解除訊息,據潮位站觀測,海嘯波浪已陸續抵達沿岸,經研判海嘯威脅解除,故解除海嘯警報。
考量海嘯威脅已解除,0730海嘯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晚表示,已同步配合撤除。
中央氣象署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富下午3時30分在記者會表示,觀測此次海嘯事件,波高最高不超過10公分,以宜蘭蘇澳9公分最顯著。之後地震中心觀測,台東成功於下午5時測得波高7公分、蘭嶼於下午4時9分波高12公分,小琉球下午4時40分波高7公分、屏東東港下午3時6分波高7公分。
吳健富表示,俄羅斯外海發生規模8.8地震引發海嘯,於上午11時40分發布海嘯警報,預估午後台灣東南、西南沿海地區海嘯波高約0.3至1公尺,其餘地區則低於0.3公尺。東北部沿海下午有觀測到海嘯波9公分左右,東部、西南部沿海則有1至2公分左右,整體而言都沒有超過10公分,對台灣目前影響不大。
吳健富說明,此次透過災防告警細胞廣播服務(PWS)所發出的海嘯警報,僅針對可能受到海嘯威脅的沿海鄉鎮市區(包含離島)進行推播,以精準將警報訊息送達真正需要避難的地區民眾,有效提升整體防災應變效能。
吳健富解釋,海嘯波形成大多因為地震,造成海水面抖動,海嘯波往四面八方傳遞,傳遞速度與海床深度有關,海床愈深、傳遞速度愈快,而海床深淺造成波速不同,讓後波趕上前波造成海嘯。
吳健富說明,深海5000公尺海嘯波可達每小時800公里、相當於噴射機的速度;水深500公尺波速等同新幹線,時速250公里、波高約2公尺;水深100公尺波速等同高速公路汽車,時速100公里、波高約3公尺;水深10公尺波速類似短跑選手,時速36公里、波高可達9公尺。
吳健富指出,海床要由深到淺才會讓海嘯波有堆高效果,台灣東半部因為板塊擠壓,海底地形大致上都是懸崖峭壁,因此不容易讓海嘯堆高;反之在台灣的西南部海底地形由深到淺,有堆高效果。
中央氣象署提醒沿海地區民眾提高警覺嚴加防範,注意海浪突然湧升所造成的危害,也提醒民眾海嘯不一定只有一波,務必等到警報解除,再進行水上活動。
美國地質調查所指出,俄羅斯堪察加外海上午發生規模8.8(原先8.7上修)地震,震源深度僅20.7公里。這起淺層地震的強烈程度足以引發大浪或海嘯。
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今天表示,根據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通報,台灣時間上午7時25分,於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東部外海發生規模8.7地震,震央位於東經160度、北緯52.20度。
經氣象署研判,該地震所引發海嘯預計約於下午11時18分開始影響台灣,特此發布海嘯警報,提醒沿海地區民眾提高警覺嚴加防範,注意海浪突然湧升所造成的危害。預估東南沿海地區下午1時19分波高約0.3至1公尺;西南沿海地區下午1時31分波高約0.3至1公尺。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今天在記者會中說明,該地震震央位於太平洋板塊及北美板塊碰撞,海溝的長度相當長,因此地震頻繁、規模也大;統計自1900年以來共有133次規模7以上地震、12次規模8以上,其中在1952年有一起達規模9、也是全球第五大地震,當時伴隨波高12公尺的海嘯。
吳健富提到,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估此地震規模為8.7、而美國地質調查所提供的資訊地震規模達8.8。
吳健富表示,海嘯波的傳遞在海底深度愈深會傳愈快,台灣東部海床深度深,因此是「接近噴射機速度在跑」,北部海床相對較淺,因此海嘯波會先到東部;至於東南沿海、西南沿海波高較高,主要是因為地形,海嘯波遇地形在前面的速度較慢、後面波速仍快,才會有堆高波高的效果。
吳健富提醒,海嘯波會是一波一波移入,必須要等到警報解除後才能返回沿海地區;氣象署會隨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報文持續更新海嘯資訊。
氣象署今年2月修正海嘯資訊發布要點,可區分為海嘯警報、海嘯警訊、海嘯消息及海嘯報告。
根據要點,海嘯預估波高分為0至3級,分別為未達0.3公尺;0.3公尺以上,未達1公尺;1公尺以上,未達3公尺;3公尺以上。
氣象署說明,海嘯波高1級容易將人或轎車沖倒;2級能沖壞3公分厚木板;3公尺以上波高則可能導致淹沒。
當有感地震報告內容為台灣近海發生地震規模7.0以上,震源深度淺於35公里地震發生;或是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PTWC)發布海嘯報文,並經氣象署評估台灣沿海海嘯預估波高分級達1級以上,且預估3小時內抵達。符合以上其中一種條件,就會發布最緊急的「海嘯警報」。
「海嘯警訊」是指評估台灣沿海海嘯預估波高分級達1級以上,且預估3小時至6小時內抵達;「海嘯消息」則是經評估未達前述標準,但海嘯事件可能引起民眾關切。
此外,若非屬前述發布海嘯資訊情形,當觀測到台灣沿海發生波高0.5公尺以上海嘯,經查明事件來源後即發布「海嘯報告」。
(責任主編:莊儱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