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再逼宮!王世堅再嗆「謝謝收看」 柯建銘引曹植詩喊冤 鄭運鵬送暖
民進黨兩波大罷免行動失利,引爆黨內檢討風暴。矛頭集中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身上,接連被點名為「頭號戰犯」。繼綠委林淑芬、郭國文開砲後,民進黨立委王世堅 27 日更直言,柯建銘應「知所進退」,不要再以「謝謝指教」回應黨內批評,而應該是「謝謝收看」,語氣明顯帶有逼退意味。
王世堅強調,柯建銘應正視社會與黨內的期待,並且承擔責任。他回顧,自己從去年起便多次在中常會提出反對大罷免,認為將造成社會撕裂,但意見未受重視,最終釀成失敗。他直言:「團結的前提是要深刻反省,否則團結沒有意義。」
柯建銘喊冤:讓國會過半,何錯之有?
面對黨內連環炮火,柯建銘並未沉默。他回應指出,明年 2 月就會進行總召改選,有志者可自行登記,不必在此時過度操作。他同時呼籲黨內「適可而止」,並在臉書發文引用曹植《七步詩》:「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暗示黨內同志應放下相互攻伐。
柯建銘更進一步喊冤,強調大罷免的目的是「窮盡一切可能,讓國會過半」,質問:「何錯之有?難道罷團也錯了嗎?」他提醒黨內應把焦點放在風災、關稅等實質問題上,而不是內鬥。
蔡其昌婉拒接總召
針對罷免失敗與黨團責任,黨內意見分歧。林淑芬批評黨團會議幾乎沒有討論,郭國文則指控柯建銘「假傳聖旨」,要求檢討黨團決策方式。不過,郭國文態度隨後趨於低調,表示「希望黨團運作能更好」,避免進一步引發爭議。
同時,外界也傳出新任總召人選的揣測,立委蔡其昌呼聲最高,但他回應「承擔是大家需要你才有承擔的問題」,婉拒正面表態。先前力挺柯建銘「無可取代」的蘇巧慧,則被點名可能出任黨團幹事長,組成「柯蘇配」。不過她公開婉謝,認為黨內有更多適合人選。
鄭運鵬送暖,籲黨內勿對柯「太刻薄」
在逼宮聲浪延燒之際,前立委鄭運鵬則出面緩頰。他在臉書回憶十多年前擔任中央黨部組織部主任時,地方黨員同樣希望撤換柯總召,但當時黨中央並未干預,因為「幫忙喬事情的人,難免有爭議」。
鄭運鵬強調,選民代不是選聖人,黨團幹部更要承擔政黨與執政責任,若只因形象爭議就嚴厲指責,未必公平。他直言:「民進黨檢討罷免失利、調整執政之外,有必要對柯總召那麼刻薄嗎?」此言被視為替柯建銘解圍。
謝欣霓點名郭昱晴
前立委謝欣霓則火力全開,直言立法院才是該檢討的單位,「打架輸人、提案輸人、論述輸人」,導致基層民意反彈,進而助長罷免風潮。她認為,外界不該只檢討總統與行政院,更應正視立法院戰力不足的問題。
謝欣霓還舉例,過去民進黨前發言人郭昱晴曾在黨中央官網拍攝影片,批鬥年輕人,結果引發爭議,「這不用檢討嗎?」她進一步指出,公民發起罷免的主因就是「立法院太弱」,如今黨內再爆出「老柯獨裁」的說法,更令人匪夷所思。
謝欣霓質疑,許多立委能在單一選區長期連任,「那是吃素的嗎?如果柯建銘真能隻手遮天,為什麼當時立委們都沉默不語?」最後她直言:「站在立法院的每一位國會諸公,難道不該先反省自己,再檢討別人嗎?悲哀,我的黨。」
曹植詩影射內鬥,政治寓意耐人尋味
柯建銘引用的《七步詩》原本是曹植在兄長曹丕逼迫下的自救之作,表達「同根相煎」的不滿。外界分析,柯藉此暗喻黨內同志相互攻擊,呼籲停止內耗。然而詩中下半段曹植雖保住性命,卻在政治上遭架空,象徵「雖避一時危機,卻可能長期受制」,也被解讀為對柯處境的隱喻。
民進黨在罷免失利後進入檢討期,黨內批判聲浪與挺柯之聲並存。雖然柯建銘已表態將於明年 2 月交棒,但在此之前仍需面對黨內激烈攻防。外界關注,究竟是新生代立委接手,還是「柯蘇配」成形,成為黨團下一步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