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多少步最有益健康? 專家揭秘:7000步!
根據美國「內科醫學期刊」一項研究顯示,每天走4400步,死亡率可降約41%,步數再多,效果更佳,顯示「走越多越好」。不過究竟要走幾步,才真正有助健康?醫學期刊「刺胳針公共衛生」的一項最新統合分析指出,答案是7000步;如果超過7000步,在降低死亡風險的效益上,則趨於平緩。換句話說,超過7000步的話,就不是走越多越好了。
根據「刺胳針公共衛生」最新發表的這項統合研究發現,相較每天步行2000步,每天步行7000步,死亡風險可以減少47%,並且與降低第2型糖尿病、憂鬱症及癌症等死亡風險有關。此外,專家還發現,與每天走2000步的受試組相比較,每天步行7000步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減少將近40%。
另一方面,長年被奉為健康標準的「每日1萬步」,其實並無科學根據。雪梨大學流行病學家丁恩表示,沒有任何證據支持「1萬步」這個數字,「它只是個隨意喊出的整數」。
延伸閱讀
生活話題:豪雨轟炸中南部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陳其邁陪同卓榮泰視察六龜 籲中央支援災後重建與交通搶通
觀傳媒
中科院龍門院區火警 消防緊急馳援撲滅火勢無人員傷亡
觀傳媒
當甜甜蜜蜜與魚菜共生結合 員林市農會食農教育創新整合計劃精彩爆表
觀傳媒
推廣交通安全觀念 新竹榮服處辦理宣導講座
台灣好新聞
超熱血工會行善團 新北髮藝造型工會八療義剪
中華日報
連日豪雨重創! 高雄「桃源區」、台南「關山里」8/5停班課
台視
曾捐5千萬!史學家許倬雲逝世 葉匡時憶「最後一次見面」:還是很健談
CTWANT
南部豪雨成災 省道11處預警封閉、2處路斷、2處單線通行
自由電子報
We TAIWAN首週熱度爆棚 逾1萬6000人次參與
中央通訊社
獨家/信嗎?谷哥地標竟有它 板橋「路中水泥」、南港「迷因牆」
EBC 東森新聞
路易西首度指揮大師星秀音樂節 激發年輕人熱情
中央通訊社
雨災重創台中半數甜柿 江啟臣會勘農損籲全品項從寬救助
台灣好新聞
中研院士、唐獎漢學獎得主許倬雲(圖)
中央通訊社
影音
高雄六龜8天雨量逾2千毫米! 土石沖刷「包圍民宅」
鏡新聞影音
影音
山區80嬰兒奶粉斷炊 議會幫採購志工接力運上山
鏡新聞影音
影音
高雄茂林不到八天降逾2900毫米 超越莫拉克總雨量
鏡新聞影音
暴雨重創中南部 救災加緊腳步 8/5停班停課一次看!(不斷更新)
自由電子報
影音
台南「懸空屋」崩塌瞬間曝光 屋主苦嘆:家沒了
鏡新聞影音
環檢警聯手破獲高雄非法棄置廢棄物案(圖)
中央通訊社
未來一週回歸夏季「大台北飆36度」 專家曝白鹿颱風對台影響
自由電子報
史學家許倬雲辭世 中研院、唐獎緬懷貢獻與風範
中央通訊社
豪雨重創嘉義縣! 2國小明停班課、2國小停課「不停班」
台視
支持高捷開發 土銀統籌主辦大港捷匯41.31億元聯貸案
中華日報
移除羅東文化園區貯木池掠食性外來魚種 宜蘭分署邀民眾持釣竿相挺
觀傳媒
台灣美食展4天吸12萬人次參展 買氣更旺
中央通訊社
卑南溪導水土堤 農民籲改固定式水泥結構
客家電視
新埔中正路電纜地下化工程暫緩 地方不滿
客家電視
影音
卑南溪導水土堤 農民籲改固定式水泥結構
客家新聞影音
影音
新埔中正路電纜地下化工程暫緩 地方不滿
客家新聞影音
獨家/民眾下班搭公車遭請下車 因司機為「刷卡」槓乘客
EBC 東森新聞
雲林埔尾長照中心啟用 劉建國爭取逾三千萬經費打造
觀傳媒
雨中長者路倒 北港暖警即時伸援守護安全
觀傳媒
設置閘門防倒灌 改善斗南建國三路淹水問題
觀傳媒
縣運壓力測試揭缺失 張麗善限期改善田徑場
觀傳媒
寶山鄉籃球隊赴日交流歸國 鄉公所熱情迎接
中華日報
苗栗中小學校長會議 縣長頒獎表揚績優學校
中華日報
LAM漸奪呼吸網倡議納罕病 國健署:具新證據可申請
中央通訊社
大稻埕夏日節絢爛登場搭大眾運輸去賞煙火吧!
勁報
115學年大考日期定案 學測1/17至1/19舉行
中央通訊社
江啟臣東勢果園關心大雨農損 爭取全品項補助
中華日報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