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杜仲治腳軟無力、腎虛腰痛?喝三天就能行動?誤導描述!中醫師詳解
網傳「腎虛腰痛、雙腳無力,可用杜仲治療」的貼文,提到杜仲用水、酒煎煮,喝三天就能行動、七天痊癒。但專家表示,中醫講求「辨證論治」,杜仲針對「肝腎不足」所造成的腿腳無力有效,但傳言說的是「腎虛」、而非「肝腎」,一般民眾難以辨識自己是不是肝腎不足、或是其他問題所造成的下肢無力,傳言並未區分、提醒,網傳內容說法易造成誤導。
網傳杜仲治腳軟無力等說法?
原始謠傳版本:
肾虚腰痛脚软无力,用杜仲一两,半水半酒煎成一碗,日服三次,三日能行动七日全愈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一)杜仲治腳軟要對症 肝腎不足的證型才有用
傳言提到中藥「杜仲」,MyGoPen 上網查詢,根據《本草綱目》記載,杜仲「能入肝而補腎」,「肝主筋,腎主骨,腎充則骨強,肝充則筋健」;而《神農本草經》將杜仲列為上品藥材,「主腰膝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除陰下癢濕,小便餘瀝。久服輕身耐老」。
MyGoPen 查詢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公開資料,根據台中榮總傳統醫學部「認識中藥--杜仲」的衛教,杜仲性味甘溫,歸肝、腎經,功效為補肝腎、強筋骨、安胎,主治腎虛腰痛、陽痿、胎漏、胎動不安,藥理研究包括:
(1)降壓作用:杜仲降血壓的有效成分是「松酯醇二-β-D-葡萄糖」,經動物實驗證實具有緩和持久的降壓效果。
(2)利尿作用:杜仲對於麻醉犬、正常大鼠及小鼠均有利尿作用。
(3)抑制子宮收縮:可抑制大鼠及兔的子宮收縮,具有安胎作用。
MyGoPen 實際諮詢中醫師蔡懷德,他表示以現代醫學的藥理作用來看,杜仲的降血壓效果來自松酯醇二-β-D-葡萄糖,經動物實驗證實具有緩和持久的降血壓效果、能夠放鬆平滑肌,對於改善虛性高血壓有幫助。
傳言說「腳軟無力」、「三日能行動」。蔡懷德指出,由於杜仲在中醫理論中作用在肝、腎,所以對腰腿無力、關節痠軟有幫助,中醫講求辯證論治,必須先確定腰膝痠痛、腳軟無力屬於「肝腎不足」的證型,這樣的話使用杜仲就會有效;而且杜仲在現代藥理學研究中顯示出具有木脂素,能促進腎上腺皮質的功能,對下半身的生殖泌尿系統很有幫助。
此外,蔡懷德也補充表示,中藥杜仲就是杜仲樹的樹皮,杜仲樹皮折斷以後會有拉絲狀的膠質,對於滋養筋骨也有幫助,而且杜仲也有其他成分如三萜類、多醣類、抗真菌蛋白等也有降膽固醇、抗發炎等功能。
由上述專家說法可知,杜仲用於腳軟無力的病人必須符合「肝腎不足」的類型才有用,傳言前面雖然有提到「腎虛腰痛」,也不完全等於是「肝腎不足」,況且民眾也難以判斷自己是否符合這些條件,傳言說法易造成誤解。
(二)中藥「酊劑」用酒溶出有效成分 並非所有的藥物都適合
傳言提到「杜仲一兩,半水、半酒煎成一碗」。由於中藥用酒精萃取、有所謂「酊劑」的做法,傳言半水半酒煎服的說法,蔡懷德指出,中藥的酊劑是以乙醇為溶劑,溶解出動植物的有效成分的製劑,中藥炮製中的酒製就是這個道理,酒製後的藥材會增強其行、散的作用,較常用於需要彰顯活血、或是溫性的藥物,所以並非所有的藥物都適合酒製。
根據上述台中榮總衛教中,提到「實驗證實炒杜仲的降壓效果比生杜仲強,因為杜仲炒斷絲後,大量膠質被破壞、使活性成分容易被煎出」,該衛教只提到煎劑而未提酊劑,此外,而中醫診所衛教網站《醫砭》也提到「炒杜仲煎劑比酊劑好」,而傳言卻強調要用酒水煮杜仲,又沒有提醒相關須注意的問題,傳言內容錯誤。
(三)三天、七天只是誇大「概念」 急症約要數周
傳言提到「三日能行動、七日痊癒」。蔡懷德指出,傳言說的三天、七天,應該只是想要表達「對證」的話就能很有效的概念,應該不是一個絕對的數字,病患腎虛腰痛腳無力的病症也有分時日長短,短期突發的可以靠服用中藥、針灸避免惡化,並且可能在「數周內」盡快康復,但是如果是因為年紀較大、或是長期慢性病造成的,則要花「好幾個月」來調養。
結論
總結而言,在中醫藥理中杜仲確實具有強筋骨、改善腰痠背痛、下肢無力的功效,但主要是針對「肝腎不足」的證型才能對症,並不見得所有腿腳無力的人都適合,但一般民眾難以辨識自己是不是屬於「肝腎不足」的類型,傳言說法不分類型、不講條件,傳言說法易誤導。
衛教資源:
醫砭 - 常用中藥 杜仲
諮詢專家:
康華中醫診所 中醫師 - 蔡懷德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