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後AIT找藍白會談、美參院軍委來台見賴清德 他揭背後動機
吳裕堯/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726、823大罷免全數告吹,民進黨和台派士氣重創,美方隨即展開動作,美國在台協會(AIT)接連找來國民黨立委們和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會談、安排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韋克爾(Roger Wicker, R-MS)等重量級議員訪台,一下機就晉見賴清德總統,引發熱議。對此,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指出,看來美國是真的出手了,短期目標就是穩住賴清德政權!
吳嘉隆2日在臉書發文說,「這兩天發生的兩件事情,在我看,可能代表美國在開始關注台灣的內部政治,短期目標是穩住賴清德政權。第一件事情是AIT處長與藍白立委當面溝通,主要意思是不要任性削減國防預算。在國家安全議題上,政黨之間是競爭,而不是鬥爭,因為這涉及國家安全與國家整體利益。在民主社會,通常政黨之間的區別,在於他們所代表的社會階級,例如有人代表資本家,有人代表勞工,有人代表社會上層,有人代表社會下層。於是,在財政、經濟、教育、醫療健保、社會福利方面,不同階級之間可能需要利益的平衡與交易,但是,一旦涉及國家整體利益,那通常不同政黨之間會協調出一個跨黨派的共識,而不是在這裡展開政黨鬥爭。」
「AIT找藍白立委談國防預算,弦外之音等於是說,要藍白立委別搞過頭,更別成為中共的代理人,做起中共的內應,或者與中共遙相配合。所以,這是帶有警告的意味,就是回頭是岸的意思。另外一個弦外之音,等於是跳過執政的民進黨,說好聽一點,是替民進黨解決問題,說不好聽一點,是覺得民進黨的執政能力有問題,美國已經耐不住了,親自跳下來處理。總之,AIT的這個動作,原本應該是拿國防預算的事情與執政黨來談就可以,而不是跳過執政黨,直接與在野陣營會談。美國要對付藍白立委,如果真的要撕破臉,當然是有足夠的手段,現在等於是先禮後兵。這也算是大罷免大失敗之後,美國開始出手了,不能讓藍白立委一直囂張下去。」
他接著說:「第二件事情是,透過AIT的安排,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親自跑一趟台北,除了在松山機場直接與媒體會面之外,直接到總統府見賴清德總統。據媒體報導,一個重要議題是美國與台灣在武器生產上要合作,在我看,這樣的議題在美國參議院召開記者會宣布一下,效果會更好,至少目前沒有緊迫感跑來台灣宣布這樣的事情。也就是說,實質議題的緊迫感並不足夠,所以跑一趟台北,應該是政治上的姿態比較重要,也就是說,這個軍事委員會主席的姿態所產生的政治效果,是來支持賴清德的,這意味著短期內,美國政府希望撐住賴清德政權。」
「賴清德的民調最近在下滑,大罷免大失敗之後,這個下滑趨勢幾乎確立了。美國看來看去,可能覺得還是有必要做出姿態來支持賴清德,至少要讓這個民調下滑趨勢能夠扭轉,能夠觸底反彈。綜合這兩件事情,美國應該是覺得有必要親自介入台灣的內部政治,也就是感覺賴清德政府能不能贏得2028年的連任有一些陰影,已經到了不能任由事態一直發展下去,形成惡性循環。」
吳嘉隆認為,「這一陣子,台灣與美國的關稅談判可能讓美國很失望,派出來的談判代表不夠強,議題的掌握也不夠,於是美國給台灣的對等關稅,就比台灣這邊所在乎的日本與韓國還要高5%,其實這是在對賴清德發信號,表達美國對他的不放心。賴清德派出的主要談判代表是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她之前是文化部的部長,與經貿議題比較有距離,雖然兩個談判副手楊珍妮與顏慧欣有專業能力,但是顯然美國這邊接觸之後覺得台灣這邊跟不上來,沒有抓到川普政府的節奏,還在做一些沒必要的抗拒,所以才會有這%的差距,這樣解讀應該是合理的。」
「當然了,直接導火線可能是大罷免大失敗之後,美國這邊對賴清德掌握台灣政局的信心,有了動搖。這一點可能是民進黨沒有全力動員,來支持大罷免,來改變國會的運作,有關係。也許,私底下來說,美國目前還是想支持賴清德政權,不希望看到台灣政局陷入中共所樂見的內部撕裂與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