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Meta判定你停權,我們該怎麼做?《網路上身》的未來啟示錄
1995年電影《網路上身》曾被視為科幻片,描述主角一夜之間被抹除數位身分的故事。然而,當2025年Meta大規模停權事件爆發,數千名用戶的帳號瞬間消失,現實竟比電影更驚悚。當你的網路人生被「數位暗殺」,你該如何自保?
1995年,商業網際網路剛興起,一部名為《網路上身》(The Net)的美國電影為許多世人上了一課震撼教育。
當時剛在影壇站穩腳步的影星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飾演系統分析師安吉拉,意外捲入一個商業陰謀的她,一夕之間發現關於自己的一切紀錄都被消除,後來才知道是一個駭客組織設法刪去了她存在的證據,並改寫了她的數位身分。
當時這部片在市場獲得很好的迴響,有趣的是,許多人將之視為一部「科幻片」。畢竟在1995年時,很多人對上網還在熟悉階段,不太清楚駭客是什麼,更難以理解網路銀行和數位身分的概念。透過操控網路資訊抹除掉一個人,在當時仍是一個難以想像的概念。
不過在2025年看來,所有人都能立刻理解《網路上身》在談的是什麼。除非是少數離群索居的人,否則現在大多數人如果不使用網路,根本難以融入社會。現代人除了作為一個現實的身分,也必需要有一個網路的身分,無論是向政府報稅亦或跟商業平台購物,都得倚靠網路進行。問題在於,現實身分與虛擬身分的界線現在已經愈來愈模糊。
真實的網路侵害:Meta發起「夏季大屠殺」
7月29日,許多臉書使用者忽然發現自己無法登入臉書,隨後被告知停權,申訴後卻依然被判定「永久停權」。由於大多數用戶的臉書都與instagram綁定,等於一時之間所有網路軌跡都消失不見,也聯繫不到任何人,像是從這個世界上被抹除一樣。當使用者試圖尋求官方協助時,卻發現Meta公司並未提供任何透明的申訴管道。
據統計有數千人受到影響,筆者也是其中之一。眼見十幾年來在臉書累積的一切都憑空消失,苦心經營的粉專品牌無法繼續運作,當然心急如焚。但無奈的是,Meta不是一個你我輕易可以找消基會去投訴的單位,它甚至在台灣沒有一個明確的單位在受理這些爭議,所以當下似乎只能做好最壞的打算:接受自己從這個世界消失的現實。
群組內的受害者都對此感到非常苦惱,對於許多網路使用者而言,加入網路社群的目的不只是娛樂和打發時間,很多人都把人脈與賴以為生的品牌放在臉書都與instagram上,Meta的錯誤判定將使許多人頓時失去生計,更有人已經因此遭到公司開除……
繼續閱讀全文👉🏻當Meta判定你停權,我們該怎麼做?《網路上身》的未來啟示錄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小偷可能利用Google街景「踩點」你家!專家:簡單3步驟模糊自己住家
日本戀綜天花板《離線找真愛》:不靠網路尋愛!為何老派約會更令人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