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通過史上最高國防預算 學者擔心支出結構失衡
行政院會今天(21日)通過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其中國防預算佔比首度超過3%,達到3.32%歷史高點。戰略學者憂心錢都花在軍備添購上,相對用於人員訓練及維修保養的經費卻未見同等成長,國防支出的「結構失衡」更形嚴重。藍營立委吳宗憲支持國防最強化,例如許多買垃圾武器的錢,還不如集中起來採購對保護台灣最有效的武器。
明年度軍費支出總額高達9495億、佔GDP比重首度超過3%,國民黨立委吳宗憲說,一直以來都不願意用數字來評斷對錯,他只會考慮該花或不該花。吳宗憲主張國防一定要最強化,與其拿納稅錢去買些完全無用的垃圾武器,還不如把錢集中起來,拿去買對保護台灣有效的武器,強調他不在乎錢的多少、而在乎該不該花。
吳宗憲表示,上一次審國防預算,遭遇許多政客不停造謠,明明審核的是史上最高的國防預算,刪除比例也是史上最低,但上從總統、到部會首長、政客和名嘴全都在造謠,說國民黨阻擋國防預算,還有人跑去對美國參眾議員亂講,讓他們心生誤解、質疑國民黨保衛國家的決心。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揭仲表示,雖然新一年度「核心國防支出」大幅增加了1666億,增幅高達26%,但支出結構失衡現象卻比往年更嚴重。
揭仲解釋,一般來說,「武器採購與研發」與「作業維持」支出,最好能維持1比1的比例,以確保所獲得的武器裝備都能有合格的人員操作、也有足夠的燃料運作,並獲得必要的保養維修。但近年來國軍相關比例出現嚴重失衡:112年度是1.58比1;113年度更高達1.72比1;114年度略降為1.59比1;明年115年度,更可能創下1.75比1的史上新高,失衡現象惡化令人憂心。
揭仲估算115年度的國防支出中,用於武器採購與研發的金額,包括年度軍事投資預算1616億及特別預算分配數1868億,合計高達3484億;但用於人員訓練、燃料採購或裝備維修保養的「作業維持預算」,卻難以獲得特別預算挹注,成長幅度遠遠趕不上武器採購與研發,115年度只有1990億元。
而在「人員維持費」方面明年度編列數目為2008億,比今年度的法定預算數1816億多出192億,顯示政院只把今年3月21日總統賴清德親自宣布的調薪方案編入,而未將立院今年6月10日三讀通過、明定志願役每人每月一律發放3萬元加給的「軍人待遇條例」納入。揭仲憂心這可能會讓後續立院審議帶來變數,在野黨不排除會要求把總預算退回重編。
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指責行政院通過明年度總預算,竟然未依總統正式公告的「警察人事條例」和「軍人待遇條例」修正案,提高現役軍人待遇和警消退撫額度,政院的說法是要去釋憲,問題在於釋憲結果出爐前,卓榮泰就自以為是大法官,直接宣判「軍人加薪和警消退撫提高」死刑,痛批毀憲亂政、莫此為甚。
王鴻薇說,尤其今年七大軍事院校,都因為六月間立院通過替現役軍人加薪而出現罕見的招生額滿,現在政府卻出爾反爾,這是在開玩笑嗎?果然證明:民進黨政府就是最大的詐騙集團,連自家軍人都騙,還敢奢談什麼國防韌性。(張柏仲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