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HPV是男性不可忽略的健康殺手!「世界男性健康日」醫師呼籲男性積極預防,掌握健康!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10月28日01:00 • 吳佩琪

HPV感染率高達80% 男性感染風險更高

很多人不知道HPV其實是人類最常見的病毒之一,而且傳染力非常強大。蒲震寰醫師指出,無論男女一生感染HPV的機率皆高達八成,感染率可說是十分驚人。雖然HPV主要經由性接觸或皮膚黏膜接觸傳染,但也有少數例子顯示接觸沾有病毒的物品或公共設施,例如公用浴巾、泡湯及上廁所等,也可能遭受感染。

感染HPV後,雖然自體免疫系統會產生抗體將病毒清除,但男性自清率原本就比女性低,加上男性不像女性對HPV疫苗認知度較高,也因為女性公費疫苗行之有年接種時間早,而國中男生今年才納入,因此男性感染HPV的風險遠超過女性。蒲震寰醫師強調,由於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染病毒,加上抗體比例低,且據研究統計,每2位成年男性就有1位感染HPV,為了自身健康著想,更應該主動施打HPV疫苗,以降低自己或傳染給伴侶的風險。

感染HPV嚴重恐導致癌變 心理與經濟壓力不容小覷

HPV對健康帶來的危害,輕者造成菜花(尖銳濕疣、生殖器疣),嚴重的話則是導致頭頸癌(如口咽癌、扁桃腺癌)、肛門癌、陰莖癌及子宮頸癌等。蒲震寰醫師表示,肛門癌及陰莖癌都是以男性為主的癌症,而頭頸部的口咽癌更是台灣男性十大癌症第四名,在美國有70%都是因為HPV病毒感染所引起。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癌症早期症狀皆不明顯,加上難以藉由健康檢查及早揪出病變,等到患者察覺有異時,往往已進入中、晚期,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和HPV相關的癌症除了危害生命之外,也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例如頭頸癌、口咽癌不只妨礙說話及進食功能,外貌也可能出現極大的變化,對患者的生活及心理影響甚大!」蒲震寰醫師進一步提到,癌症治療過程常伴隨龐大的醫療費用,家屬也須耗費時間及心力來照顧病人,一旦罹癌可能會對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最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其實是可以透過接種疫苗來預防並降低風險!」他感慨地說。

預防HPV 從落實施打疫苗做起

接種疫苗是預防HPV的最好方法!蒲震寰醫師建議,越早施打疫苗,防護的效果越好。目前國內全面推動國中男、女生公費接種HPV疫苗,同時針對35歲、45歲及65歲女性提供當年度一次免費的HPV篩檢。此外,25歲以上女性也可定期接受免費的子宮頸抹片檢查。但相較於女性,目前男性沒有固定的篩檢項目,因此接種HPV疫苗就顯得格外重要!除此之外,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菸酒、保持安全性行為,對於預防HPV感染之相關癌症、守護健康也都能發揮一定的效用。

蒲震寰醫師提醒,雖然自體免疫系統會產生抗體將HPV清除,但男性自清率比女性低,加上男性不像女性對HPV疫苗認知度高,因此男性感染HPV的風險遠超過女性。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每2位成年男性就有1位感染HPV,男性更應該主動施打HPV疫苗,以降低自己或傳染給伴侶的風險。

籲從校園加強衛教推廣 讓學生盡早了解HPV預防措施

身為家醫科醫師,以進駐校園多年的經驗分析,蒲震寰醫師直言,即使在年輕的學生族群中,女性還是比男性更重視健康。「女學生尤其是研究生族群,對於預防HPV的觀念較為普遍,而男學生確實較不以為意!」男性忽略HPV的危險可能是因為「子宮頸癌」留下的刻板印象,誤以為HPV是女性才需要關注的議題,這其實是很令人擔憂的事。

雖然目前沒有專為防護HPV或宣導接種疫苗舉辦的大型衛教活動,但蒲震寰醫師也努力藉由宣導安全性行為或預防愛滋病講座,特別提醒男女積極施打HPV疫苗的重要性。此外,他也建議醫師同業可在學生接種流感、水痘或麻疹疫苗的時機,同時加強他們對於防護HPV的健康意識。

目前正值流感接種時期,有些人擔心流感和HPV疫苗能否同時施打?對此,蒲震寰醫師解釋,HPV疫苗和「注射型流感疫苗」一起接種是沒有問題的;不過,由於「鼻噴式流感疫苗」採用的是減毒活性病毒,主要適用於2至17歲族群。若國中生接種此類疫苗,理論上可與HPV疫苗同時施打,但仍建議間隔一段時間接種,以便觀察並區分可能的不適反應。若校園施打時程重疊,也可持補接種單據至合約院所完成接種。

守護自己與伴侶 接種HPV疫苗是最好的健康投資

「不要等疾病找上門,才後悔沒有提早預防!」蒲震寰醫師呼籲,無論男女都應主動施打HPV疫苗,重視健康就是給自己最好的投資,也是給伴侶最好的禮物。

蒲震寰醫師呼籲,無論男女都應主動施打HPV疫苗,不僅保護自己,也能守護伴侶與家人的健康,接種HPV疫苗就是最好的健康投資。

蒲震寰 醫師

經歷
• 前金湖衛生所主任
• 現任國立中山大學附設醫務室院長
專長
• 預防醫學、旅遊醫學、國際醫療
• 體重管理、成人疫苗注射
• 男性健康與癌症預防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2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3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愛吃「2美食」要注意!台中婦頭暈送醫驚罹大腸癌 醫:小心7徵兆

鏡報
06

「喪屍煙彈」暴增3倍!本世紀最危險毒品肆虐 醫:令人性情大變

中天電視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