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預言」7月5日大地震,衝擊日本觀光 專家怎麼說?
一部日本漫畫警告將有「真正的大災難」來襲,一位靈媒預言發生大規模破壞,一位風水師呼籲大家避開日本。
這聽起來可能很像災難電影的劇情,但對日本觀光產業來說,最近這波所謂的地震「預言」,已導致不少迷信的旅客取消或延後赴日行程,尤其是東亞特別多。
地震學家長久以來一直警告說,準確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幾乎是不可能的。日本地處地震帶,但擁有應對強震的豐富經驗,人民也習慣與這種風險共存。
不過,在靈媒與社群媒體的渲染下,「大地震即將發生」的恐懼正在擴散,讓一些旅客開始退縮。讓其中許多人嚇壞的,居然是一本漫畫。
漫畫家龍樹諒的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在1999年出版,警告2011年3月會發生大型災難,而在2011年3月日本恰巧發生了311東北大地震。
(圖片來源:大塊文化)
她在2021年推出的「完全版」漫畫中,又預言下一次大地震將在今年7月發生。
與此同時,日本與香港的靈媒也發出類似警告,引發網路上的不實恐慌,導致東亞多地旅客大量取消赴日旅遊行程。
一些喜歡放大無根據謠言的YouTuber製作超過1400支內容聳動的影片,內容甚至擴大到預言火山爆發、隕石撞擊等情節,這些影片總觀看次數超過1億次。
至少有200支中文影片重複相關謠言,總觀看數突破5000萬次,類似影片也出現在越南語與泰語平台上。3月28日緬甸發生的地震可能進一步助長了恐慌。
香港旅行社訂單腰斬
香港旅行社WWPKG成了謠言受害者,總經理袁俊寧(CN Yuen,音譯)表示,復活節假期赴日行程的預訂量減半,接下來兩個月可能還會進一步下降。
這波恐慌主要影響來自中國大陸與香港的旅客,而這兩地分別是日本第2與第4大旅客來源。
袁總經理指出,這些焦慮「已經根深蒂固」,「很多人說他們現在想先暫緩旅程。」
他指出,今年春季假期前往日本的旅客人數比去年減少一半,客人現在傾向選擇其他目的地,例如澳洲或阿聯酋,暑假及以後的赴日預約幾乎是空的。這是他第一次看到顧客因「預言」而決定不旅行。
為了安撫消費者,袁俊寧推出促銷方案,包括機票打折、「若在出發前發生重大地震即全額退款」保證,但效果有限。
日本向來就是地震頻繁的國家,位於太平洋火環帶,是地震與火山活動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日本政府曾警告未來30年,南海海槽可能有80%機率發生強震,加劇了「大地震將至」的焦慮,不過部分地震學者對這類預警的準確性存疑。
今年3月31日,日本政府會議小組公布「南海海槽強烈地震」的預估死傷人數,在最壞的情況下,直接罹難者會達到29萬8000人。
中國駐東京大使館發布公告,提醒中國公民在赴日旅遊與留學時應「安排安全行程」,購買不動產時要提高警覺。部分香港媒體把這則公告跟災難謠言串在一起,加劇大眾對日本地震風險的恐懼。
日本政府表示,這項地震模擬預測的用意是讓民眾提前準備、降低損害,不應被誤認為是實際預言。
漫畫作者怎麼說?
龍樹諒的漫畫在東亞地區有廣大粉絲,許多人相信她真的能透過夢境預見未來。她在漫畫中以卡通化的自己為主角,分享夢中所見的災難預兆,其中部分內容與現實發生的事件相似。
她在漫畫中很巧合地「預言」2011年地震,因此在日本、泰國與中國爆紅。據出版社統計,漫畫銷量90萬本,也有出版中文版。
粉絲相信龍樹諒「預言」英國黛安娜王妃與皇后合唱團主唱佛萊迪墨裘瑞(Freddie Mercury)之死,還有新冠肺炎。
批評者指出,她的預言太過模糊,令人難以嚴肅看待。
這部漫畫的封面,印有「2011年3月大災難」字樣,讓許多人相信龍樹諒預見了東日本大地震。這場災難引發海嘯,造成數萬人死亡、福島第一核電廠爆炸,成為繼車諾比後最嚴重的核災。
在《我所看見的未來:完全版》中,龍樹諒預言「今年7月5日,日本與菲律賓之間的海床將會裂開,引發海嘯,海嘯高度會是東北大地震的三倍」。
對於有人因漫畫而取消日本旅行,龍樹諒最近接受《每日新聞》採訪時表示,她「非常樂見」對漫畫的興趣喚起大家的災害警覺與準備意識,但呼籲讀者「不要過度受到夢境影響」,應該依照專家意見行動採取行動。
大聲預言災難的不只是龍樹諒。
中國媒體報導,一名自稱日本靈媒的人,「預言」4月26日東京灣會發生大地震。雖然當天沒有地震,預言還是在中國社群媒體引發許多關注。
香港風水師、電視名人七仙羽(七師傅)也曾呼籲民眾,4月起避免前往日本。
觀光客怎麼想?
34歲香港瑜伽老師莎曼莎‧唐(Samantha Tang,音譯)就暫停8月前往和歌山的行程。「大家都說地震快來了,」她說。疫情解封後她每年都會去日本,但這次卻猶豫了。
36歲香港旅客奧斯卡‧邱(Oscar Chu,音譯)每年都去日本玩好幾次,今年也改變主意,「還是先避免比較好,萬一真的地震了會很麻煩。」
不受預言影響的旅客還是很多。香港旅客維克‧盛(Vic Shing,音譯)聽說過「預言」,但不打算改變6月去東京與大阪的行程。他說,「地震預測從來都不準,即使真的發生,日本已經歷過很多次大地震,他們的災害應對能力應該不會太差。」
在日本西部的德島縣,地方政府與觀光業者對網路謠言造成的實質損害感到震驚。
德島去年11月剛啟動香港—德島的定期直飛航班,原本預期能吸引大量旅客。
但現在,航空公司已宣布從下月起將,從每週三班減為兩班。
地方政府官員指出,這波突如其來的旅遊需求下滑,是網路無根據謠言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共同造成的結果。
同樣的減班打擊也發生在其他日本城市,如仙台、福岡與札幌。
宮城縣在311震災遭受重創,知事村井嘉浩在記者會表示,「網路上這些非常不科學的謠言開始影響日本觀光業,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專家怎麼說?
東京大學教授、災害預防專家關谷直也表示,這些謠言毫無科學根據,只是過去曾出現的恐慌再現。
「現代科學根本無法準確預測地震何時何地發生,」他說。
關谷補充說,即便日本真的在7月發生地震,那也無法證明謠言正確,只能說是巧合。
關谷強調,日本必須隨時做好防災準備,包括可能發生的大地震在內,但散播無根據的謠言只會加深不必要的恐慌。近年來頻繁的地震活動,例如去年1月能登半島強震,也讓民眾焦慮升高。
關谷說,「重點應該放在培養『韌性』。與其說『日本不會發生災難』,我們應該能自信地對全世界說,『就算災難來了,我們也有能力應對。』」
(資料來源:NHK、CNN)
【延伸閱讀】
● 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823期《 2025 2000大調查》
顯示全部
留言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