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砸57億美元入股英特爾 另獲得5%認股權證
Newtalk新聞
《路透社》報導,美國政府上週宣布以 57億美元現金取得英特爾(Intel)10%股權,並已於週三(27)晚間交付,這是美國總統川普與這家陷入困境的晶片公司協議的一部分。根據英特爾財務長 David Zinsner 週四於投資人會議上的說明,政府還談妥一項額外 5%的認股權證(warrant),以防英特爾將代工部門股份降到 51%以下。
白宮新聞秘書李維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該協議細節仍由商務部進行最後修訂,目前尚未完全定案。
David Zinsner 在會議中強調,英特爾將代工業務持股降至 50%以下的可能性極低,他預期該認股權證最終將不會被行使,他還指出,這筆資金是政府支持英特爾維持半導體製造實力的明確訊號,尤其在全球晶片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此舉具有戰略意義。
此外,英特爾早已開始將代工部門與晶片設計業務分離,並成立獨立董事會進行管理,為未來引進外部投資做準備。
報導指出,今年七月,英特爾透露其代工業務的未來發展,取決於能否爭取到下一代製程技術「14A」的大型客戶,若未能達成目標,公司恐完全退出代工市場;然而,David Zinsner 表明,此風險已經降低,表示目前公司正專注於明年爭取重要客戶,並在技術開發過程中保持「財務紀律」,他坦言,若 14A 製程僅供內部使用,投資規模將難以帶來適當股東回報。
除了政府投資,英特爾本月稍早亦從軟銀集團獲得 20億美元股權投資,並承諾將員工數縮減至 75,000人,作為執行長陳立武推動轉型的一部分,轉型計畫包括為代工業務尋找大型客戶、剝離非核心部門,並持續優化營運結構,David Zinsner 表示,未來若吸引外部投資者,英特爾將優先考慮策略性投資者而非財務性投資者,但英特爾「距離實現這一目標還有數年時間」。
此外,英特爾已經著手將其代工部門與晶片設計業務分開,像台積電(TSMC)這樣的代工廠,主要為不擁有製造工廠的設計公司生產晶片,例如輝達(NVIDIA)與超微(A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