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至0.15折起拍!中國銀行業者加速甩賣不良資產
在資產品質壓力之下,中國銀行業者正加速甩掉不良資產包袱,今年 8 月以來,多家國有大行、股份行及地方中小銀行密集上架不良資產包,部分資產包轉讓價格低至 0.15 折起拍。
據《國際金融報》周五(29 日)報導,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本周四,當月已有建設銀行 (00939-HK) 、中國銀行 (601988-CN) 、華夏銀行 (600015-CN) 、平安銀行 (000001-CN) 等 18 家銀行的分支機構發布 71 條個人不良資產包轉讓公告。其中「打骨折」甩賣屢見不鮮。
本月 27 日,建設銀行河北省分行連發兩條個人不良貸款轉讓項目公告,兩筆資金均來源於個人經營性貸款,未償本息總額分別達到人民幣 4,263.30 萬元、6,425.83 萬元,加權平均逾期天數均不到一年。據計算,兩筆不良資產轉讓的起拍價分別降至 480 萬元和 710 萬元,相當於 1.1 折出售。
近期金額較高的幾筆不良資產,主要來自信用卡透支領域。
此前不久,華夏銀行批量上架 7 個年份久遠的不良資產包,最低加權平均逾期天數為 1,488 天,均來自信用卡透支。
7 筆不良資產包涉及的借款人戶數均在 2 萬戶以上,最高達到 40,372 戶,5 份資產包未償本息總額在人民幣 15 億元以上。其中一筆未償本息總額為 17.51 億元的資產包,以 2,580 萬元的價格起拍,相當於 0.15 折甩賣。
銀登中心發布的 2025 年第一季不良貸款轉讓業務統計數據顯示,在各類資產中,信用卡透支類不良資產的平均本金回收率最低,僅 5.8%。
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德和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長白耀華律師認為,這或源於信用擔保弱化、客戶還款能力不足、催收有效性受限、資產轉讓折扣率低、風險識別滯後等因素。
「目前信用卡透支不良資產批量轉讓平均折扣率低,意味著銀行轉讓資產時『賤賣』,拉低了本金回收率。」白耀華說。
白耀華指出:「部分持卡人因收入不穩定、過度依賴『最低還款』,致使債務累積,喪失足額還款能力,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