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要小心了?a16z 報告指出 Google Gemini 追趕,中國 AI 崛起
OpenAI 的 ChatGPT 一直是生成式 AI 的霸主。但創投巨頭 Andreessen Horowitz 最新發布的《百大生成式 AI 消費應用程式》(Top 100 Gen AI Consumer Apps)報告分析了兩年半的 AI 使用數據,挑戰者們已開始縮小差距。《Decrypt》報導,Google 的 Gemini 與馬斯克的 Grok 正在排行榜上快速攀升,顯示 OpenAI 的地位正受到威脅。
與 2025 年 3 月的 17 個相比,本次網頁榜單僅有 11 個新進榜者,顯示更換率下降,行動應用程式市場則出現 14 個新進榜,部分原因是應用程式商店開始打擊「ChatGPT 山寨版」,為更多原創應用程式騰出空間。
Google 四款 AI 首次進榜,中國 AI 全球突圍
《Decrypt》提及,Google 首次有四款產品進入榜單,其通用型 LLM 助手 Gemini,在網頁端排名第二,Google 其他值得注意的產品包括 AI Studio(開發者導向,網頁端前十)以及 NotebookLM(網頁端第 13 名),後者呈現穩定增長。在行動端,Gemini 也排第二,且 Android 使用者佔近九成,雖然 ChatGPT 在通用 LLM 助手中仍居首位,但 Google、xAI 與 Meta 正在縮短差距。
例如,馬斯克的 Grok 從 2024 年底沒有行動應用程式,到躍升至每月 2,000 萬活躍用戶(MAU),網頁端排名第 4,行動端第 23,這股爆發來自 Grok 4 加強了推理能力、即時搜尋與工具整合以及新增 AI 伴侶化身功能。
全球的 AI 使用者絕不僅限於西方主流平台,中國的 AI 應用程式正在全球獲得顯著進展,三家服務中國市場的公司夸克(網頁第 9、行動第 47)、豆包(網頁第 12、行動第 4)、以及 Kimi(網頁第 17)全部打入網頁榜前二十。《Decrypt》指出,這主要受惠於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與對非中資 LLM 的限制。
此外,榜單中不少產品來自中國,前 50 大行動應用程式中有 22 款由中國開發,《Decrypt》分析,可能因研究聚焦更深入,且受知識產權規範的限制較少,中國在照片和影片編輯領域,特別是影音生成模型展現優勢。
AI 生態不再一面倒,下一匹黑馬將來自「邊緣榜」?
這份已經來到第五版的報告,繼續頒布「全明星(All-Stars)」榮譽。共有 14 家公司在五次榜單中皆持續出現在網頁榜前 50,獲得全明星地位。包括:通用助手(ChatGPT、Perplexity、Poe)、陪伴型(Character AI)、圖像生成(Midjourney、Leonardo)、編輯(Veed、Cutout)、語音生成(Eleven Labs)、生產力工具(Photoroom、Gamma、Quillbot)、以及模型託管(Civitai、HuggingFace),這些名單主要來自美國、英國、澳洲、中國與法國。
為了追蹤潛力新秀的成長動向,Andreessen Horowitz 列出最有機會崛起的 5 款網頁與 5 款行動應用程式,之前還是新秀的 Bolt 現已列入「邊緣榜」(Brink List),這類平台同時也在帶動其他 AI 產品與基礎設施供應商的流量。在上一期中,有三款差點上榜的產品這次成功進榜,Lovable(網頁第 22)、PolyBuzz 與 Pixverse,《Decrypt》補充,「今天的『差點』可能就是明天的『黑馬』。」
《Decrypt》說明,ChatGPT 仍然領先,但 Gemini 與 Grok 的崛起顯示這場競爭已不再是一面倒,如 Andreessen Horowitz 的百大榜單所揭示的,消費級 AI 生態系統正在走向成熟,但並未停止變化。科技巨頭們已縮短差距,下一個重大突破,有可能從「邊緣榜」殺出。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資料來源:《Decrypt》、Andreessen Horowitz,圖片來源:Unsplash。
立即報名 9/17【AI 智慧大工廠】新竹場,解鎖以數位孿生實現生產效益大爆發的關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