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還原股價?還原股價計算方式與查詢方法完整解析
在分析股票投資報酬率時,許多人會拿現在的股價減去幾年前的股價,來粗略估算報酬率,但這樣的算法,往往忽略了中間配息、配股、甚至減資分割等事件,容易讓報酬率看起來失真,這時候「還原股價」就扮演了關鍵角色。或許有些人是第一次聽到還原股價的概念,因此本篇文章將從還原股價的定義開始講起,帶大家了解還原股價計算邏輯、應用目的,並介紹還原股價查詢時的方法和資料,讓你在投資分析時更加善用數據,做出更精準的交易判斷。
什麼是還原股價?觀看股價實際走勢的方法
還原股價(Adjusted Price),也稱作調整股價,是指將股票歷年來發生的配息、配股、減資、增資等會影響原股東權益的事件納入考量後,所回推出的歷史股價。它反映了「假設公司從未發生除權息或股票分割、減資等調整,歷史股價應該是多少」的概念。使用還原股價的最大目的,是讓不同時間點的股價具備可比性,並能準確計算投資報酬率,而不會因除息或增減資、分割等事件,導致報酬率錯估或股價走勢被扭曲。 以台灣50 ETF(0050)為例,若僅以市價來看,2011年價格約為50元,2021年時股價約為145元,看起來報酬率約為190%。但若考慮中間的除權息等影響,2011年的還原股價僅為8元,與2021年還原股價32元相比,實際報酬率為300%,這就是有無還原股價的差別,也能正確讓投資人評估股票的走勢及效益。另外也要特別注意,還原股價和實際購買的價格不同,並非代表實際的交易市價,僅能用做股票價值評估時的參考。 👉延伸閱讀:投資用的資料可不簡單!TEJ point-in-time資料庫提高投資策略的準確度
還原股價的用意是什麼?3個常見的核心目的
還原股價的核心價值,在於「還原出連續、具可比性的股價軌跡」,使分析結果更貼近現實的投資報酬,通常實際使用還原股價會具備以下3項應用目的:
1.用於量化交易與回測模型的報酬率計算
量化交易策略需要依賴歷史資料進行模擬回測,若使用未調整股價進行回測,將忽略除權息與增減資等事件,可能出現「錯誤的進出場判斷」或「績效過度失真」等錯誤結果。而使用還原股價可有效排除這些影響,因此常見於量化交易與回測計算時使用。 👉延伸閱讀:投資決策不可忽略的錯誤!認識什麼是前視偏誤,以及如何避免?
2.協助投資人快速評估長期報酬與總體持有績效
若僅依照市價差計算投資報酬率,容易低估持有期間實際的資本成長,特別是在長期投資或配息再投入的情境下,我們投資人需計算複利後才能真正評估報酬率,計算上不僅不直觀,而且麻煩。而還原股價透過納入歷年現金股利、股票股利、增減資及分割等事件,已經一併反映在總體報酬上,因此可以讓投資人更快速掌握股票持有期間內,實際的投資報酬率及成果。
3.提升股價線圖的解釋力與視覺連續性
無論是畫出K線圖、分析乖離率,或是計算股價波動率等統計數據,若中間存在除權息落差或分割事件,容易視覺上出現股價「跳空」的錯覺,因而做出錯誤的技術分析判斷,而使用還原股價後,價格曲線會更平滑且反映真實走勢,讓時間序列資料更具解釋力,也方便後續進行技術分析或迴歸建模的預測。
還原股價計算方法為何?掌握還原原則再學計算方式
還原股價的計算方式,主要是為了排除除權息、增減資等非經營性因素對價格的影響,使歷史價格能與現價具備可比性,因此要掌握還原股價計算的原則後,再學習還原股價的計算公式。
1.還原股價的3個原則
基本上,計算還原股價時有3個原則:
- 排除除權息、股票分割和增減資的假性波動
- 還原前後的每一期漲幅一致,確保報酬率
- 以最新股價為基準往回推(主流方式)這邊第3點「以最新股價為基準往回推」十分重要,以最新股價為基準往回推,這是一般股票最常見的還原計算方式,邏輯是「固定最新價格不變」,然後將所有歷史價格依據調整事件來重新定義,也因為要固定最新價格,因此每天查詢的還原股價會隨著最新價格而變動,意即「今天查到的歷史還原價格,未必和昨天查到的一樣」。 舉例來說,假設某檔股票於5/3進行過減資,減資幅度達10%,每股退還10元,時間到6/1股價為600元。而在6/2進行除息配發6元現金股利,6/2股價為600元,以下表格呈現不同時點下查詢還原股價: 於5/2查詢還原股價 於6/1查詢還原股價 於6/2查詢還原股價 調整因子 5/2 360元 388元 385元 1.069 5/3(減資) 無 500元 495元 0.99 6/1 無 600元 594元 0.99 6/2(除息) 無 無 600元 1 由上表可以看到,6/1查詢時,系統會以6/1的600元為基準,將5/3的價格回推至500元,但因為在6/2最新價格以及調整事件發生,因此同樣5/3的還原價格會被回推到495元,這正是「今天查到的歷史還原價格,未必和昨天查到的一樣」的核心概念。 👉延伸閱讀:企業減資會如何影響大盤指數?透過長榮減資認識減資影響力
2.還原股價的計算公式
還原股價計算公式(包含除息事件): 歷史股價 × 調整因子
- 調整因子:事件日之後(T+1日之後)所有調整係數的累乘
- 調整係數:除權息參考價 ÷前日收盤價例如,6/2最新股價為600元,要還原6/1的歷史股價,則以下列算法: 6/1的還原價格600 × (除權息參考價594 ÷除權前收盤價假設為600 )=594元 這邊僅做簡單舉例,實際調整係數可能包含股票分割及增減資較為複雜,因此建議使用TEJ台灣經濟新報的調整股價資料庫,可以快速查詢還原股價的數據,做投資決策參考會更加準確。
去哪看還原股價查詢?券商可查但更建議TEJ資料後台
由於還原股價的計算涉及複雜的調整邏輯與完整歷史事件資料,通常每個券商在股票交易介面,打開K線圖旁會有一個選項是可以選擇「還原股價」。但我們並不知道每個券商所使用的參考數據是否嚴謹,且若需要自行製作量化交易程式時,並非所有公開來源都能提供高品質的還原價格,若要查詢具備一致性、可追溯且經嚴格維護的還原股價,建議使用像是TEJ台灣經濟新報的專業資料庫。 TEJ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數據專業且齊全,提供針對台股與ETF的還原股價查詢服務,資料範例可以參考資料銀行。另外,考量投資用數據特性打造了TQuant Lab回測系統等量化交易工具,協助使用者進行擬真的交易回測;透過我們的資料庫平台亦能串接API,即可查詢包含股票股利、現金股利、減資等所有影響因素已調整後的還原價格欄位資料,適用於投資研究、回測模型與長期股票分析等各類應用,是準確且容易串接、適合做量化交易策略的資料庫平台。
TEJ 還原股價資料
若您對於本文介紹之資料有興趣,歡迎進一步聯繫TEJ了解更多!👉聯絡我們 ☎️ 電話:02–87681088 ✉️ 信箱:tej@tej.com.tw 延伸閱讀: 什麼是倖存者偏差?小心踏入選股策略過度優化的陷阱 量化交易時代來臨:如何藉由好的投資資料打造投資策略? 找不到好的金融數據來源?一文搞懂取得高品質數據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