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機車降稅 電動機車行批無配套恐重挫產業
(中央社記者葉臻桃園29日電)立法院今天通過「貨物稅條例」修正案,新購燃油機車全面降稅2000元。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表示,缺乏配套措施引發基層電動機車行不滿,恐重挫電動機車產業、延宕運具電動化轉型。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今天發佈新聞稿表示,政府推動電動機車產業發展成效不彰,不僅多項預算執行率偏低,電動機車銷售佔比更多年停滯不前;政府一面高喊「2040電動機車市售比100%」,一面反手調降燃油機車貨物稅,且缺乏相應配套作為,才會引發基層車行高度反彈。
新北市機車公會三蘆分會會長、鴻寶車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洪宗寶表示,政府喊出運具電動化時,他第一時間就響應,甚至被同行笑傻,結果電車補助逐年縮水,如今新購燃油機車都能降稅,環境部卻不願意對民眾新購電動機車提供補助,「第一線業者情何以堪?」
洪宗寶說,這幾年的市場變化,造成電動機車專賣店一家家收掉,倒下去的都是最相信政府、最用力投資、最積極轉型的車行,現在卻真心換絕情:呼籲政府在照顧油車業者的同時,也多關心電動機車行。
嘉義市機車商業同業公會榮譽理事長、智慧嘉動力科技總經理陳慶全也說,政府幫新購油車降稅,卻沒有規劃配套方案來平衡市場,擺明在扯業者後腿;產發署電動機車相關預算執行率不佳,代表的是數家撐不下去的電動機車行。
陳慶全表示,產發署其實可以運用原本的計畫與預算,增加對基層車行提供「電動機車銷售獎勵金」,達成多贏的效果,包括重新宣示政府支持淨零碳排電動運具的決心、讓機車行業者得到活水、避免產發署因預算執行不力而被審計部檢討、挽救整體電動機車產業。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指出,產業界都能理解調整貨物稅是因應關稅談判的必要措施,但若缺乏對電動機車產業的配套支持作為,恐導致市場走回頭路,讓多年來的電動化推廣努力付諸流水。
協會呼籲政府即時評估「貨物稅條例」修正案對延宕油電轉型的長期隱憂、正視電動機車產業生存挑戰,並盡速補強配套,避免電動化政策淪於空談,也避免近年來最響應政府政策、積極轉型的電動機車行,因缺乏政策支持而被迫關門倒閉。(編輯:林恕暉)1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