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阿里華為!唯一營收破兆、員工人數逼近100萬人 中國最大民營企業是「它」
中國全國工商聯周四 (28 日) 重磅發布「2025 中國民營企業 500 強」榜單,這些中國民企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營收總和逾 43 兆元(人民幣,下同),資產總額超 51 兆元,均實現增長,而在營收和資產規模持續上揚的同時,利潤表現同樣可圈可點,淨利總和達 1.8 兆,平均淨利 36 億,平均淨資產收益率 10.6%。這份榜單不僅是民企實力排名,更折射出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與發展新趨勢。
榜單前三甲實力強勁,京東集團 (09618-HK)(JD-US) 以 1 兆 462.36 億元營收居首,盡顯電子商務領域的強大實力,阿里巴巴 (09988-HK)(BABA-US) 以 8645.39 億元緊隨其後,恆力集團以 6117.57 億元位列第三名。
在對社會貢獻方面,民營企業付出巨大。500 強民企的納稅總額達到 1.27 兆,納稅超過 100 億的企業有 24 家,有一半的上榜民企納稅低於 50 億,民企承擔就業總數達到 1100 萬人,其中汽車製造業就業數量最多,超過 140 萬人。
在這次最新榜單中值得注意的是,華為的營收規模達到 8620 億元,上升至榜單第四,終於重回 8000 億營收規模,預計今年將突破 9000 億大關。
要知道,華為在 2019 年之前連續多次成為中國民企第一,但自從美國制裁後營收規模急速下滑,跌至 6000 多億,經過這幾年的蟄伏和自主研發積累,終於突破美國的技術封鎖,成功實現業績的回升。
比亞迪營收 7771 億元,位居榜單第五,排在華為之後,也是中國營收最高的汽車製造企業,同樣銷量也是國內第一,上半年銷量達到 214 萬輛,是國內唯一上半年銷量超過 200 萬輛的車企。
吉利控股營收 5748 億元,位居榜單第八,是中國第二大汽車製造巨頭,吉利今年上半年銷量為 193 萬輛。在全球汽車銷售名單中,比亞迪和吉利進入前十名。
從產業分佈來看,製造業與科技業並駕齊驅,阿里巴巴營收 9817 億元,位居榜單第二,騰訊位居第 6,小米第 16,美團第 18,滴滴第 32,唯品會第 92,網易第 94,其中京東以 1.15 兆元的營收規模位居民企第一,超過阿里巴巴、華為、比亞迪和騰訊,京東也是唯一營收破兆的民營企業,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大民企巨頭。
但按凈利來看,騰訊位居第一,2024 年騰訊凈利潤為 2227 億元,堪比四大行的存在,而京東雖然營收破兆,但凈利錦 400 多億,華為凈利潤 626 億,阿里巴巴 713 億,小米 272 億,美團 438 億。
專家指出,京東利潤之所以不高,除了自身重資產的屬性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員工數量眾多,而且全部繳納五險一金,每年工資開支高達千億。
從地理分佈來看,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民營企業繼續領先。榜單顯示,長三角 (浙江、江蘇) 和粵港澳大灣區 (廣東) 企業佔比超過 60%,體現區域經濟協同優勢。
江蘇省的恆力集團和盛虹控股集團分別排名第三和第十一,浙江省的浙江榮盛控股集團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分別位列第五和第十二,廣東的騰訊、比亞迪、美的集團等企業也表現突出。
此外,民企對中國經濟貢獻持續增大。根據 2025 年《財富》中國 500 強榜單,民營企業收入總和約為中國當年 GDP 的四分之三,其中民營企業貢獻顯著,最賺錢的十家上榜公司中,有四家是民營企業。 500 強民企納稅總額達 1.27 兆,承擔就業人數達 1100 萬人。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