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宣布投資 20 億美元,任天堂可能藉此讓英特爾代工 Switch 晶片?
近期,科技與遊戲業界正流傳一則引人矚目的消息,那就是日本科技大廠軟銀(Softbank)對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進行了 20 億美元的投資之後,一份強制性報告中提及了任天堂(Nintendo),這使得關於任天堂未來可能與英特爾合作的傳聞甚囂塵上。這項傳聞不僅牽動著遊戲業界的神經,更可能預示著任天堂未來硬體供應鏈的重大轉變。
軟銀近期向面臨財務瓶頸的英特爾投資了高達 20 億美元,獲得了英特爾 2% 的股權,使其成為英特爾的重要投資者。而此消息之所以與任天堂產生連結,是因為軟銀在根據日本政府規定提交的臨時報告書中明確提及任天堂。報告中提到,透過此項策略性投資,我們的國內投資組合公司和合作夥伴 (例如 NTT Docomo、富士通以及任天堂株式會社) 將能夠利用英特爾在美國的製造能力,並獲得先進製程節點。這將有助於確保合作夥伴公司供應鏈的韌性,促進國內生產,並加強我們與美國產業的長期合作。
事實上,這並非首次出現任天堂與英特爾合作的傳聞。早在 2025 年 4 月就有市場分析師表示,英特爾將成為任天堂的供應商。而當時的說法是,我們相信英特爾在 Intel 18A 製程上贏得了任天堂 Switch 3 的 GPU 訂單。不過,因為當前任天堂 Switch 2 才剛推出,要再正式等到 Switch 3 的出現,預計還有一段長遠的時間,因此市場普遍對這樣的說法持保留的態度。
如今看來,英特爾的業務範疇似乎真的已經突破傳統的 Windows PC 的 CPU 製造。英特爾近年來積極進入晶圓代工業務,能夠自行生產 CPU 和和其他需要的晶片,在此情況下這使得任天堂與英特爾達成這筆交易的可能性大增。甚至,任天堂的現有合作夥伴輝達(Nvidia)也可能參與其中,讓英特爾為任天堂代工製造其系統單晶片(SOCs)。
事實上,軟銀的報告強烈暗示任天堂有意將部分製造業務轉移到美國。在美國當前的商業環境下,任天堂可能確實需要這樣做才能維持成功。這不僅能加強供應鏈的韌性,亦能響應當前總統川普以美國國內生產為優先的政策,並深化與美國產業的合作。然而,該項傳聞還有待英特爾或任天堂未來的正式官方確認。而這項傳聞若為真,無疑將對任天堂未來的硬體策略,以及整個遊戲產業鏈產生深遠影響。
(首圖來源:任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