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退休如何月領3萬?勞保只能領到84歲?這筆錢領到老 活愈久領愈多

健康2.0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21小時前

工作好忙好累,好想提早退休,但是據統計,國人勞退金平均不到兩萬元,該怎樣才能在退休後還能領到3萬元?聽說勞退金只能領到80歲,老了錢不夠用怎麼?勞保達人張祕書來解答:勞工保險退休金是活到老領到老,活愈久領愈多,沒有年齡上限。想要退休後還能月領近3萬元,也有一個撇步。

勞保年金是活到老領到老

最近網路流傳,勞保老年年金只能領到80歲或84歲,張祕書說明,勞工保險是由政府主導的社會保險制度,雇主必須在員工到職當天加保,提供的保障包含傷病、失能、生育、死亡以及老年給付。

這是一種活到老領到老的制度,活得愈久,領得愈多,沒有年齡上限。只有在請領資格不符或死亡時,才會自事實發生的次月起停發,並無80歲或84歲上限規定。

勞退金與勞保年金的差異

張祕書進一步說明,這是民眾誤把「勞退金」和「勞保年金」搞混。事實上這是兩種不同的退休制度。勞退金是勞退新制雇主按月提撥給員工的退休金,採取個人專戶制,每人的帳戶都是獨立運作,不用與他人分享,因此不會有破產的危機。如果提撥年資滿15年,勞工年滿60歲即可申請,可選擇一次領或按月領。

如果選擇按月領,勞保局會開始結算個人專戶內的本金與累積收益,依年金生命表的餘命基礎計算後,按季給付。以60歲請領為例,對應的平均餘命是24年,也就是可以領到84歲。但需要注意的是,勞退按月領不是領到老死,而是分期請領,帳戶金額領完就停止。

60歲提早退休 如何領更多?

張祕書以實際案例說明,勞工阿昌今年滿60歲,勞退提撥年資18年,勞保年資則是38年,平均投保薪資4.2萬元。阿昌因工作太累,想提早退休請領退休金。在詢問過張祕書的意見後,阿昌決定開始先領「可以領到老死」的勞保年金,將勞退繼續暫存在專戶,繼續參與投資分紅,未來可以領比較多,對年老生活比較有保障。

張祕書提醒,勞保老年給付分為一次領和按月領兩種,一次領稱為「勞保一次領」,按月領稱為「勞保年金」,而勞退新制年金就是所謂的「勞退金」。用詞精準就不易造成誤會。同時,勞退與勞保是兩種不同的退休制度,既不會互相影響,也沒有替代性,記得分清楚,才能做好養老規劃。

退休後還能月領3萬元 要投保43年

根據勞保局最新統計,去年12月勞保老年年金的平均請領金額為19,367元,遠低於許多人心中認定每個月的基本開銷。許多民眾關心,退休後能靠勞保退休金月領3萬元、維持基本的生活品質嗎?投保薪資需要調整到多少?

有網友以自身經驗指出,目前勞保的最高投保薪資為45,800元,若想要月領超過3萬元,除了需確保至少5年維持最高級距,勞保年資更需累積至43年以上,才能達到30,526元的月領標準。

善用勞退金制度,補足退休財務缺口

不過,投保年資要達到43年,如果想在60歲或65歲前達到,投保年齡要在17歲或是22歲,實在有點難。有網友建議,若能善用「勞退金」制度,透過勞退自提6%來增加儲蓄,不僅能減稅,還能有效補足退休後的財務缺口。

從官方數據來看,去年12月選擇按月領取勞退新制退休金的勞工,平均可領6,332元。若將勞保年金與勞退金合併計算,總額可達25,699元,雖未達3萬元目標,但距離也僅一步之遙。

由於國內勞退新制推行至今尚未滿20年,建議可以像阿昌一樣,先把勞退金繼續暫存投資分紅,但隨著時間推進,勞退月領金額可隨年資增加。未來勞保與勞退雙管齊下,要實現月領3萬元的退休生活,並非遙不可及的目標。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張祕書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延伸閱讀:

藍心湄天天做1運動!高血壓藥少吃一半 代謝變好瘦6公斤

高血壓最怕它!陳月卿推1食物降血壓 降血脂、抗發炎效果好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營多麵」炒泡麵必吃,900公斤卻驗出致癌農藥!還有這款黑胡椒粒、日本葡萄...不合格名單一次看

今周刊
02

綜藝天王罹「食道癌」暴瘦!醫:小心「5危險因子」喜菸檳酒風險多10倍

三立新聞網
03

腹痛不在意!嬤肚全是血「竟是癌作祟」 醫嘆:致死率75%

中天電視台
04

德國營養學專家呼籲:這1物恐害癌症、失智、傷肝腎!很多人卻天天碰

健康2.0
05

澳洲保健品維生素B6過量多人中毒!專家示警:這款B群也危險 很多人愛買

健康2.0
06

流感高峰來襲!兒科醫師示警「3症狀」:中鏢機率高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