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營養學專家呼籲:這1物恐害癌症、失智、傷肝腎!很多人卻天天碰
塑膠微粒可能對人體健康帶來潛在風險,尤其可能增加罹患失智症、不孕和癌症等疾病的機會。營養師表示,塑膠微粒對身體健康會造成影響,尤其會提高失智症、不孕、癌症等風險,最新研究更發現,奈米塑膠甚至可以深入到大腦、骨髓、胎盤,造成 DNA損傷,引發 神經毒性。
3招加強排除塑膠微粒
德國營養學碩士、營養師賀菡懿說明,目前認為可以加強塑膠微粒排除的方法,像是保持排便順暢、維護肝腎功能、增加運動幫助排毒等,以下詳細說明:
- 確保腸道規律暢通:尤其是慢性便祕族群更要小心,如果無法規律排空腸道,可能會增加塑膠微粒在體內累積的速度。賀菡懿補充,在這個大環境汙染嚴重的時代,慢性便祕問題要認真重視並且根本性治療。
- 肝腎排毒功能:身體每天面臨許多毒素引發的氧化壓力和代謝廢物,需透過肝臟解毒與腎臟過濾排除,在接觸一樣的塑膠微粒暴露量時,肝腎功能不佳的人遭受的傷害就會較高。
- 運動加強排汗和淋巴循環:有些人循環代謝比較差,體內的毒素和代謝廢物卡在組織和淋巴中,走不到肝臟解毒,就會在身體不同部位堆積,引發局部的氧化壓力傷害。
少喝塑膠瓶裝飲料 家中使用過濾水烹調飲用
賀菡懿坦言,自己也非常害怕塑膠微粒,除非旅遊在外非不得已,她完全不喝瓶裝水,很偶爾長時間出門在外才會勉強喝瓶裝茶飲。針對大環境汙染,建議在家裡要使用過濾水,尤其是廚房烹調用水和飲用水,她自己連洗菜最後都會用過濾水再沖過才煮。
避免用耐熱塑膠微波烹煮食物 盡量使用玻璃陶瓷或不鏽鋼材質
最後,賀菡懿提醒,有些人喜歡用耐熱塑膠微波烹煮食物,但以她自己而言,是萬萬不敢的,就算沒有塑化劑想必也是滿滿塑膠微粒,盡量還是使用玻璃、陶瓷或不鏽鋼做為主要材質比較安全。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賀菡懿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