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屋爆解約潮? 內政部秀數據駁僅占整體交易量1.1%
中央銀行「限貸令」重擊房市買氣,甚至傳出預售屋解約潮,房仲出現倒閉潮等。內政部地政司長林家正今(21日)表示,預售屋全面實價登錄以來,全國預售屋買賣成交案件大概40萬筆,對比解約的4418件,僅占整體交易量的1.1%,並無所謂解約潮席捲全台的情況;不動產經紀業的家數也持續增長,去年至今增長66家。
內政部於今天部務會報聽取地政司報告「預售屋解約與仲介開業情形」,會後由林家正向媒體說明。林家正表示,從去年9月19日限貸令之後,民眾關注三議題,是否有解約潮、仲介業者有無倒閉潮,以及遇到爛尾樓時,政府如何精進處理。
林家正指出,從2021年7月預售屋全面實價登錄以來,只要買賣一定實價登錄,所以內政部掌握了完整的買賣資料。從2021年7月到今年6月,內政部統計解約數總共4418件,若以去年9月區分,去年8月以前,平均每月大概144件,若是9月以後,平均每月大概240件,數量上確實有增加,主要集中在交易熱區桃園市、台中市、高雄市。
林家正續指,預售屋全面實價登錄以來,全國預售屋買賣成交案件大概是40萬筆,對比解約的4418件,僅占整體交易量的1.1%,並無所謂解約潮席捲全台的情況。
談及解約原因,林家正分析指出,實價登錄雖沒有強制一定要填解約原因,但部分申報有註明理由,大概有三種態樣,第一、買方想換戶,建商把原來的約先解掉,再訂新約;第二、因工作地點變更;第三、個人資金、財力不足,顯示解約原因不盡然是因現貸令。
林家正也針對解約民眾的背景進行分析,發現解約民眾中購買兩戶以上預售屋,再進行解約的共有1585人,占解約總數的38%;有1160人本身有房子,購買預售屋後解約,這類型的人占整體的28%,所以大概有6成6是已買了多戶,或是本來就持有多戶,其餘才是首購族。他也說,首購族是政府應該優先保障的對象,本月7日金管會已請銀行優先提供首購或自住房貸,且會成立一個申訴窗口協助處理。
至於仲介業是否出現倒閉潮,林家正指出,以2021年至去年的數據來看,每年建物的買賣量都超過30萬戶,房市交易熱絡,仲介業平均每年大概增加515家。去年9月19日後,不動產經紀業的家數仍維持增長,共增長66家,所以從整體統計數據來看,沒有倒閉潮或歇業潮的狀況。 不過,他也建議業者提高服務品質,增加自己的經營競爭力。
另外,針對近期傳出「爛尾樓」事件,林家正說,目前嘉義鉅泓建設、桃園高田營造、台中合總建設無法興建個案,第一時間馬上請縣市政府了解,協助購屋者處理消費爭議;再者,若建案有履約保證機制,請信託銀行凍結買方繳交的價金。不過,目前高田、合總已經找到續建的廠商,已有較好的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