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MRI輔助診斷 攝護腺癌提早發現 醫籲:排尿異常別拖延

聯合新聞網

更新於 11月03日03:21 • 發布於 11月03日02:36

攝護腺癌是男性常見癌症之一,早期症狀常被誤認為老化或攝護腺肥大而延誤治療。醫師提醒,當出現頻尿、排尿困難或夜尿等症狀時,應及早檢查。隨著影像科技進步,核磁共振(MRI)結合超音波導引切片已能大幅提升診斷準確度,協助早期發現臨床顯著性攝護腺癌。

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鐘伯恩醫師指出,若能在癌症突破攝護腺包膜前介入治療,患者5年存活率可高達99%,呼籲男性自50歲起定期追蹤PSA指數,高風險族群則應提前至45歲檢查。

鐘伯恩說,傳統的肛門指診與隨機切片在病灶定位上具侷限,容易錯過位於前列腺前區或邊緣的病變。依據國際指引,當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異常或懷疑度高時,應先進行MRI檢查,依影像結果再安排MRI與超音波融合導引切片,可顯著提高診斷準確率。對於確診患者,非轉移性病患可採「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手術」根除癌灶,藉由微創小切口進行高精度切除與重建,並最大化保留神經血管束,以維持排尿控制與性功能。

台北慈濟醫院近期收治一名75歲旅居國外的李姓患者,長期排尿困難且PSA值持續升高。雖兩度接受傳統切片皆未檢出癌細胞,但經MRI發現病灶位於難以取樣的前列腺前區,最終確診為臨床第三期攝護腺癌。醫療團隊採達文西機械手臂根除手術徹底切除病灶,術後再合併放射治療,目前患者恢復良好,持續門診追蹤中。

鐘伯恩提醒,攝護腺癌的危險因子包括高齡、家族病史與特定基因突變。若PSA值超過4 ng/mL或呈上升趨勢,應盡速由泌尿科醫師評估。攝護腺癌可早期診斷且治癒率高,「越早發現,治療選擇越多、預後越佳」,他呼籲男性勿諱疾忌醫,積極篩檢守護攝護腺健康。

即時新聞不漏接,點我加入聯合新聞網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圖解健康】對抗白髮大作戰 靠剪靠染靠吃 不能拔

LINE TODAY
02

長壽秘訣曝 沖繩人愛吃「1甜食」!很少健身也不跑步

三立新聞網
03

每天刷牙卻還是蛀牙、牙齦發炎?醫曝「這個動作」害的 一票人超錯愕

常春月刊
04

愛喝2飲品小心變禿頭 專家勸每日少喝一瓶:多留一撮頭髮

CTWANT
05

快訊/郭台銘媽媽今北醫辭世 享嵩壽100歲 !北醫附醫回應了

三立新聞網
06

不是害羞也不是不會社交!內向者分成4種 先搞懂你是哪一型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