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信評維持台泥「穩定」展望 預計明年EBITDA可望回升
中華信評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僅管台泥 (1101-TW) 受高雄電池廠火災等意外影響,今年獲利預期將下修,但仍維持其長期信用評等 「twA+/twA-1」,並給予 「穩定」 展望;S&P Global 同時發布國際信用評等,維持台泥投資等級 BBB-「穩定」展望。
中華信評分析,台泥今年獲利不如預期,主要來自三大意外事件,首先是和平發電廠發電機組故障,其次是國內兩座水泥廠設備維護,最後是高雄電池工廠火災。受此影響,台泥 2025 年的 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盈餘)預計將從 2024 年的新台幣 336 億元,降至 300 億元到 320 億元之間。
不過,中華信評認為,台泥的全球業務布局與豐厚資產,將為其營運提供緩衝,長期則隨著電廠水泥廠等相關廠區恢復正常運轉、台灣水泥市佔率回升,以及大陸水泥價格止跌回升,預計 2026 年 EBITDA 有望回升至 360 億元到 390 億元,獲利能力可望逐步改善。
截至今年 6 月底,台泥公司帳上持有現金與短期投資約新台幣 1,270 億元,且在主要都會區掌握大量可變現資產,必要時可提供額外資金來源。中華信評估算,即使台泥的 EBITDA 大幅下滑 50%,其流動性來源對用途比仍可維持在 2.9 至 3.1 倍,顯示其資金調度能力穩健,足以應對突發狀況。
中華信評預期,隨著台泥控制借款增速、提升現金流效率,其財務槓桿比率在短期內雖可能略為升高,但預計 2026 年將會改善。報告預估,借款對 EBITDA 比率可望由 2025 年的約 3.0 倍,下降至 2.5 至 2.7 倍區間。
更多鉅亨報導
•台泥2.8萬張庫藏股提前執行完畢 買回均價23.44元
•台泥張安平:電池事業加速海外布局 重啟國外設廠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