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擬推中國零件組裝撈關稅戰財 台灣唯一南美友邦動搖
台灣在南美洲唯一友邦巴拉圭的國會議員於12日聽取政府部長闡述一項研議中的組裝法案,該法案將允許企業使用中國等國的進口零組件,在當地生產屬於「巴拉圭製造」的電子與數位產品,藉此在美國對各國徵收高關稅之際,撈一筆出口財。此時正值巴拉圭政治辯論升溫之際,討論是否要與台灣斷交,轉而與北京建交。
南華早報報導,巴拉圭財政部長費南德茲(Carlos Fernández Valdovinos)與工商部長西梅內斯(Javier Gimenez)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該措施將允許目前進口電視機、冰箱、微波爐與空調等成品的企業改為進口零組件,並在巴拉圭組裝,貼上「巴拉圭製造」(Made in Paraguay)的標籤。官員指出,這項計畫能在不減少現有進口的情況下,降低成本、創造就業機會,並讓該國的生產基礎更多元化。此前,巴拉圭汽車產業的相關政策,已讓該國道路90%的機車都是本地組裝。
西梅內斯表示,目前的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為巴拉圭帶來了難得的機會。由於巴拉圭目前面臨的美國關稅為10%,他指出,相較於中國目前的30%、巴西的50%,都可能使巴拉圭成為「有吸引力的組裝服務中心」。他在參議院中說,「如果我們把握這項優勢,那麼進口商和企業家就能開設工廠、進口零件,並在這裡進行組裝。」該法案目前仍在國會辯論中,一些商業團體支持這項構想,但呼籲進行修改。
當巴拉圭政府推動這項立法之際,也正逢外界不斷加強對當局的施壓,要求重新評估巴拉圭數十年來對台灣的外交承認。巴拉圭國會眾議院副議長、執政黨「紅黨」成員(Colorado Party)梅薩(Hugo Meza)在7月下旬結束訪中國的行程返國後,就呼籲對此議題展開全國辯論。他說,巴拉圭與台灣「是在浪費時間」,並稱就算只獲得中國在拉丁美洲一小部分的投資,也足以改變巴拉圭的經濟。梅薩說,「我們是少數不承認中國的國家之一,而台灣給我們的,與巴拉圭付出的相比實在太少。」他強調,自己的目的不是威脅或施壓,而是鼓勵就潛在的經濟利益展開公開討論。
北京對梅薩的言論表示歡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8月1日曾表示,這些言論「反映了巴拉圭多數民眾的強烈意願」,並敦促當局「做出符合巴拉圭根本和長遠利益的正確決斷」。
然而,巴拉圭總統潘尼亞(Santiago Pena)仍多次重申對台灣的支持,稱這段長達68年的關係是一項以價值為基礎的戰略盟友關係,巴拉圭已準備好「以全部力量和洪亮的聲音」來捍衛。潘尼亞在7月舉行的「巴拉圭-台灣投資論壇」(Paraguay-Taiwan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Forum)表示,雙方關係體現了巴拉圭自主的外交政策,以及對民主原則的承諾。潘尼亞的立場與去年12月的一起事件有關,當時巴拉圭驅逐了一名中國高級外交官,指控其干涉國內政治,企圖影響外交承認轉向北京。
顯示全部
留言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