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臺中綠空廊道 感受城市魅力
記者張妤甄/臺中報導
「綠空廊道」為臺中市鐵路高架化後所規劃的綠色自行車道,北起豐原車站,南至大慶車站,在市長盧秀燕推動下,今年1月已成功完整連通全長21.7公里,串聯多個車站與周邊景點,成為市民及遊客休閒與運動的熱門路線;為實際了解綠空廊道的騎乘體驗並研議未來優化方向,今(20)日副市長黃國榮率建設局長陳大田、都市發展局長李正偉及觀光旅遊局長陳美秀及交通局等,與市議員黃守達、謝志忠、林霈涵一同實地騎乘,持續提升綠空廊道品質,讓更多市民享受友善、舒適的騎行樂趣。
黃國榮表示,臺中市自109年啟動鐵路高架化後,市府積極推動將舊鐵道改造成全長21.7公里、途經6個行政區、10個車站的南北綠色廊道,串聯步道、自行車道及在地景點,成為臺中最長自行車綠廊,也兼具休閒與低碳交通功能。今年1月環中路跨橋完工後,綠空廊道已全線串連通車,但火車站周邊仍因法規限制需繞道而行。此次跨單位整合資源,提出優化方案,期望讓民眾安心通行,落實人本交通理念。
陳大田表示,感謝議員們一同參與自行車騎乘並提出寶貴建議,透過今日實地履勘,未來市府團隊將優先打通臺中火車站車站專用區與保存區相接鄰的人行道牽行區(復興路至大智路段),在人行道寬度條件允許下開放自行車與行人共用,並拆除車阻設施,優化為「人車共道」的自行車友善空間;同時增加牌面指引與標誌數量,提供清楚辨識,營造安全、舒適且友善的騎乘環境,讓市民能安心暢遊綠空廊道。
陳大田指出,「綠空廊道」整體規劃保留舊臺中火車站站體歷史意義,並透過聯外動線及觀光導引標示串聯周邊景點,沿線設置公園、休憩空間、彩繪人孔蓋及舊鐵道遺址等文化景觀,結合街頭文創與在地美食,提供民眾慢騎休閒體驗;為使指引更明確、騎乘動線更順暢,團隊已於今年7月完成周邊新設直立式標誌牌面10座、自行車道導引標誌5座,以及增設路面自行車道指示標誌,串聯周邊道路系統,後續將持續優化指標系統,提升牌面數量與辨識度,提供更友善的騎乘環境。
此外,市府將跨局處整合建設局、觀光旅遊局、交通局、文化局及都市發展局,並與國營臺鐵共同研商,解決車站專用區依現行法令自行車須採牽行的問題,使騎行路段更直覺、通暢;同時歡迎民眾前來漫步,體驗站體歷史古蹟,暢遊綠空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