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陽明交大研究:臺灣人「ㄣㄥ」發音逐漸模糊合併

青年日報

更新於 1小時前 • 發布於 1小時前
陽明交大外語系教授盧郁安(右)與臺大語言所副教授邱振豪,研究觀察說話者發「ㄣ」與「ㄥ」字音的舌頭姿態。(陽明交大提供)
研究使用超音波技術、聲學以及聽覺感知實驗,觀察說話者在發「音」(ㄣ)、「英」(ㄥ)、「深」(ㄣ)、「生」(ㄥ)等字時的舌頭姿態。(陽明交大提供)
研究團隊指出,說話者雖然在發音時已經出現用鼻化程度來區分的傾向,但聽話者仍主要依靠傳統的舌位線索來理解語音。(陽明交大提供)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你是說話「ㄣㄥ不分」的人嗎?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今(20)日發表最新研究發現,臺灣人日常說話時,不太刻意區分中文的「ㄣ」與「ㄥ」這兩個尾音,顯示「ㄣ」與「ㄥ」發音正逐漸發生合併現象,而且合併方向有脈絡可循,別急著懷疑自己口齒不清,你可能正處於語言演化的浪頭上。

陽明交大外國語文學系教授盧郁安和臺大語言學研究所副教授邱振豪,使用超音波技術、聲學、聽覺感知實驗,觀察說話者在發「音」(ㄣ)、「英」(ㄥ)、「深」(ㄣ)、「生」(ㄥ)等字時的舌頭姿態,在理論上,「ㄣ」屬於舌尖音,「ㄥ」則是舌根音,兩者應有明顯區別。

盧郁安表示,研究結果發現,就算特別加重語氣,臺灣華語使用者的舌頭位置依然沒有顯著差異,也就是說,大家日常說話時不太會刻意區分這兩個尾音,「ㄣ」與「ㄥ」正在逐漸發生合併現象,而且合併方向有脈絡可循。

盧郁安提到,以「音」(ㄣ)和「英」(ㄥ)為例,在前面的母音為「ㄧ」時,舌尖的ㄣ傾向往舌根移動,與ㄥ合併,且合併情況很普遍,所以臺灣華語使用者聽到ㄥ時,因為可能對應到ㄣ和ㄥ,導致判斷正確率下降,但聽到ㄣ時,聽覺感知正確率就大大提高。

盧郁安指出,如果以「深」(ㄣ)和「生」(ㄥ)為例,超音波研究結果顯示,合併的方向是從舌根ㄥ移動到舌尖ㄣ,這個方向性導致聽到「深」(ㄣ)時的判斷正確率下降,聽到「生」(ㄥ)的正確率就上升。

盧郁安強調,雖然舌頭動作幾乎一樣,但受到前面母音的影響,會讓這個字的發音出現不同程度「鼻化」,也就是聲音多了一點鼻音的感覺。舉例來說,唸英的時候,「ㄧ」會比唸音時更「鼻」一點,整個母音聽起來像是聲音也從鼻子裡出來了。

盧郁安說明,越來越多臺灣民眾可能不再靠舌位區分,而是轉而根據母音鼻化程度來分辨ㄣ和ㄥ。

不過,研究團隊進一步實驗,發現當主母音是那種嘴巴張大的開口音,例如「但」、「盪」、「山」、「商」,大家舌尖鼻音和舌根鼻音分得很清楚;但在「英」這種「ㄧ」母音後面接鼻音的情況下,分辨正確率大幅下降。

盧郁安指出,說話者在發音時,雖已出現用鼻化程度來區分的傾向,但聽話者仍主要依靠傳統的舌位線索來理解語音,代表說與聽之間仍存在一種認知落差,民眾ㄣㄥ不分時,可以別太糾結。

查看原始文章
轉發 (0)
Loading...

生活話題:資源回收撇步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台灣人說話「ㄣㄥ不分」別太糾結了! 專家曝真相:走在語言變化最前線

鏡週刊
02

台中綠川變「黃河」 民眾怒斥「水色跟大便一樣」太誇張

自由電子報
03

不止合歡山!新北這一地也下冰雹 網看傻

EBC 東森新聞
04

頭上有「王」字…台南2公尺臭青母卡死魚網!里長菩薩心出手了

三立新聞網
05

母女得血癌竟是家中堆紙箱害的!營養師:內含一級致癌物破壞免疫系統

壹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最新消息

桃園竹圍魚鱻節 週末登場

中華日報

國際少年運動會 新北橫掃29獎

中華日報

人行環境改善 新北執法有成

中華日報

北管保存者 林永志獲新北認證

中華日報

來對獎!「今彩539、39樂合彩、三星彩、四星彩」8/20獎號一次看

台視

全國社大發展會議 2百位代表交流

中華日報
影音

長榮航「聯名潮牌」推睡衣、過夜包 華航曼谷返台「喝泰奶」

鏡新聞影音

三峽鹿母潭溪復建 全國唯一獲獎

中華日報
影音

「果迷」開心!貿易戰+台幣升值 美水果轉賣台灣更實惠

鏡新聞影音
影音

獨家/員旅驚魂記! 63人遭越南地接社扣留「付費才放人」

鏡新聞影音

2025流感季即將報到,4大預防觀念要升級!流感不是感冒、高齡共病易誘發併發症、治療即預防、流感疫苗用噴的免挨針又長效

媽媽寶寶

暖晨心食一日所得捐助家扶

中華日報

新竹北埔睡虎宴開放預訂

中華日報

板南線江子翠、新埔通勤人潮炸裂 北捷:「空間優化列車」上線、滾動調整列車排班

台灣好新聞

40 年前躲過航海家二號搜索,韋伯望遠鏡發現天王星新衛星

科技新報

核三延役公投 黃珊珊掃街催同意

中華日報

聯宏社區都更說明會 91戶立馬簽

中華日報

基隆七夕夜 無人機、煙火秀見證愛

中華日報

國小牙醫夏令營 學童化身護齒達人

中華日報

竹縣第3屆「匠心之夢」全國文創工藝競賽得獎揭曉 創意永續一次看

勁報

基市三合一會報 強化城市韌性

中華日報

颱風楊柳農損逾5億元 釋迦損失近2億最多

中央通訊社

武崙韌性社區演練 逾50單位參與

中華日報

基隆紙錢集中燒 焚化廠祈福淨爐

中華日報

漁業署南方澳開講 助鬼頭刀漁業迎戰關稅挑戰

中華日報

對號座乘客擠不上車!史哲:高鐵擬推超尖峰「指定車次自由座」

台視

明大台北高溫上看36度!午後各地山區防大雨 周末熱帶擾動影響水氣增

CTWANT

吃鍋遇到料理鼠王!客人驚喊「快來抓」 衛生局出手開罰、肉多多道歉:整桌免單

鏡週刊

《全家有智慧》男團FEniX、王如茵同場較勁

青年日報

(影)台中糕豐會辦桌嘉年華913登場 陳鴻偕同三大名廚先露兩手

新頭殼

萬片光電板因丹娜絲颱風破損 嘉義新庄滯洪池仍有殘骸!環境部再罰300萬

CTWANT

南市東原國中舉重隊爆發力十足 贏得「全國總統盃」國女組團體冠軍

台灣好新聞

臺南夏日新玩法 開拓跳島旅遊新視界

青年日報

回收物混雜碎玻璃 清潔隊員遭割傷

台灣生活新聞

巴黎家居設計展臺灣館 展現島嶼工藝文化

青年日報

田中熊趣米共融公園啟用 打造高鐵特定區新亮點

青年日報

高雄家扶頒發大專獎助學金 助弱勢生安心求學

青年日報

極樂寺攜手淨宗學會捐贈100萬元予台南市政府 協助丹娜絲颱風災後復原

中華日報

南市環保局推廣資源再利用 將於9/7、20日舉辦「廢木森呼吸‧循環重修舊好」主題工作坊

中華日報

新化區公所社區營造 文學與導覽雙主題串聯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