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拜床母、七娘媽8件事!別吃牛肉、穿破衣,桃花、財運妙招公開
2025年8月29日「七夕」除了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浪漫節日,在台灣民間信仰裡,更是守護孩童與家庭的重要日子。這一天,許多家庭會祭拜「床母」與「七娘媽」,祈求孩子健康平安、乖巧好帶。雖然兩者同為守護孩童的神祇,但其實象徵與祭祀方式各有不同。以下民俗專家楊登嵙老師就帶大家整理出「床母」與「七娘媽」的由來、祭拜重點與禁忌,一次看懂七夕習俗的全貌。
延伸閱讀:2025年「處暑」8注意事項
「床母」和「七娘媽」有何不同?
source:unsplash
家中若有嬰兒,長輩常建議在七夕這天同時祭拜「床母」與「七娘媽」,祈求寶寶平安長大。兩者的誕辰都在農曆七月七日,雖然皆為孩童守護神,但其實職司範疇與祭拜方式並不一樣。床母主要守護嬰兒睡眠與夜晚安寧;七娘媽則象徵七仙女,與註生娘娘相關,保佑孩童成長與成人。許多信眾會在七夕同時祭祀兩者,以求周全庇佑。
延伸閱讀:2025年鬼月招財7秘訣
「床母」是什麼?
source:unsplash
床母又稱鳥母仔、鳥仔婆,是民間信仰中專司守護嬰兒的神明。傳說嬰兒睡覺時若笑或哭,就是床母在逗弄或安撫。白天有註生娘娘守護,夜晚則由床母看顧,直至孩子滿16歲成年為止。父母若虔誠祭拜床母,能讓孩子少哭鬧、好帶又健康平安地長大,因此成為許多家庭育兒的重要信仰寄託。
拜「床母」的供品與方式
source:unsplash
依習俗,嬰兒出生第3天就要先向床母稟告家中新成員的到來,之後在滿6天、12天、滿月與七夕等日子也會持續祭拜。若寶寶夜哭不安或生病,也能臨時加拜祈求庇佑。供品多為母親坐月子或嬰兒滿月時的食物,例如雞腿、雞酒、油飯、花生;若吃素可改以鮮花、水果或糕點。祭拜時以白米為香爐,燒香三炷,並向床母告知孩童姓名,祝禱「暗時好睏,日時好」。一旦開始祭拜,需持續至孩子成年,不可中斷。
拜「床母」的時間、地點與禁忌
source:unsplash
床母主要在夜晚守護嬰兒,因此祭拜時間以酉時(17:00–19:00),最佳為傍晚六點。供桌則設在嬰兒床上,由床尾向床頭祭拜,若孩子與父母同床,就在孩子的睡位上進行。禁忌部分包括:不拜魚類(避免床母忙於挑刺)、不拜酒(怕床母醉睡)、不用筷子(避免誤打小孩)、不拜青菜(象徵隨便照顧)。此外,祭拜時間不宜過久,供品香點後即可燒紙錢撤下,象徵床母快吃完才能勤快照顧孩子。
「七娘媽」是是什麼?
source:unsplash
「七娘媽」普遍被認為是牛郎織女故事中的織女,亦即七仙女之一,甚至是七位仙女的統稱。另有說法指出,她是註生娘娘的部屬,專責照顧出生後的孩子。傳說織女婚後生子卻被帶回天庭,姊妹們暗助照料,因此七娘媽被尊為兒童守護神。民間常見的「七娘媽廟」更在七夕舉辦「做十六歲」儀式,讓孩童象徵性告別童年,邁入成人。
拜「七娘媽」的供品與方式
source:unsplash
祭拜時間多在七夕午後,地點可在自家門口或七娘媽廟。供品包括麻油雞酒、油飯、糖粿,象徵坐月子與養育之恩;另有胭脂、粉餅、圓鏡、水盆、梳子、簪花、花露水等梳妝品,讓七娘媽打扮;再加上圓仔花、雞冠花,寓意圓滿與多子多孫。祭拜不僅是感謝守護孩童,也祈求持續庇佑。
七娘媽與桃花、財運
source:unsplash
除了守護兒童,七娘媽同時也掌管姻緣,被視為女性的守護神。信眾在七夕祭拜七娘媽,不僅能祈求找到好對象、感情順遂,也能求得好人緣與事業運。無論是尋覓良伴,或希望結識可靠的合作夥伴、客戶,都能透過祭拜七娘媽獲得助益。感情順利、事業順心,自然也能帶動財運。
七娘媽與七夕禁忌
source:unsplash
七夕祭拜七娘媽也有一些禁忌需留意:首先,避免吃牛肉,因牛郎曾放牛,若食牛肉會觸怒,導致情侶爭吵;若不慎食用,需行善化解。其次,避免穿破洞衣物,織女象徵織布,若衣物破損將影射感情裂痕。最後,七夕當天切勿搬動孩童床鋪,以免驚擾床母,影響孩子安穩。遵守禁忌,才能讓祭拜更圓滿。
民間習俗,請勿迷信
2025南韓最美女演員Top10!宋慧喬、金智媛、秀智、蔡秀彬持續霸榜,Jisoo竟跌出榜外?
植物性才安心?春夏溫和「美白精華」7款:品木宣言、倩碧專為敏感肌打造
加入Bella儂儂 LINE好友,接收流行時尚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