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保科技集團布建AED 10年有成 成功挽救超過200+生命
透過 AED 成功搶救,超過 200 位生命奇蹟,凝聚成一場溫馨的公益盛會。由中保科技 (9917-TW) 集團旗下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主辦,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台灣飛利浦、立偉電子公司等協辦的「New Life 200 公益感恩茶會」於今 (28) 日舉辦。現場邀集產官學界與醫療體系對公共急救政策投入推動之重要人士,共同見證中保科技集團佈建 AED 所創下超過 200 次成功救援的榮耀紀錄。
「New Life 200 公益感恩茶會」特別邀請施救者、被救者及協助急救的夥伴再次重聚,分享生命奇蹟的動人故事,傳遞正向能量,並由中保科技集團林建涵董事長頒發感謝狀,感謝 AED 捐贈企業與善心人士,因為他們無私奉獻、讓 AED 走進更多角落。同時,也向英勇的施救者致贈感謝獎座,表彰他們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挽救生命的勇敢精神。最後也邀請被救者一同切下象徵「重生」的蛋糕,寓意生命得以延續、愛心持續傳遞,場面溫馨感人。
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由中保科技集團設立,長年深耕「長者關懷」與「AED 及醫材公益捐贈媒合」。早在緊急救護法修法前 (2008 年),集團旗下立偉電子便率先投入公眾 AED 推廣,是全台最早提供 AED 套裝整合服務並首創訂閱制 (租賃) 的公司。自 2010 年首例救活案例至 2025 年 2 月,透過中保科立偉電子布建的 AED 已成功救回超過 200 位患者康復出院,重返社會。
中保科技集團董事長林建涵表示,ESG 不是口號,而是行動。中保科技集團的 AED 系統,不是產品而是信任的延伸。當這 200 多個寶貴生命被救回來時,那是一家家的希望、一個個社會韌性正在被累積。中保科技不只是科技服務公司,更是守護社會的企業公民。
林建涵強調,ESG 中的「S」是最容易被忽略、卻最應該被看見的責任,未來 AED 一定可以拯救更多生命,這將是社會的好事與進步。他期盼能將急救推動從「設備裝設」升級為完整的「公眾行動力系統」,並期盼未來能推廣至家庭層面,讓 AED 從公共場域走進家戶,成為每個家庭的日常備用設備,培養全民對急救的習慣與準備,讓救命的可能無所不在。
衛福部醫事司劉越萍司長指出,2023 年政府修正《公共場所必要緊急救護設備管理辦法》,擴大應設置 AED 的場域範圍,至今全台已新增約 2,000 台 AED,密度從 2012 年的每十萬人口不到 20 台,提升至 2025 年的超過 65 台,躍升全球前五名。她表示:「背後是產官學各界的努力,台灣只用 20 年就追上世界一流的 EMS 腳步。」
台大雲林分院院長馬惠明回顧,2013 年在政府與各界支持下開啟公眾 AED 時代,2017 年推動《AED 政策白皮書》與 PAD 2.0 擴大設置範圍,讓公共場所的心跳停止存活率由 5% 提升至 10%,在目擊急救且可電擊心律的情況下,存活率更達 55-60%,「這是真正亞洲第一,世界領先。」
立法委員厚生會會長蘇巧慧立委則指出、雨早在社會還不知道什麼是 ESG 的時候,中保集團就已經默默投入 AED 設置,至今挽救超過 200 條生命,也就是 200 多個家庭的幸福,值得我們深深感謝。AED 可以救人一命的設備,可以不只是從公共場域,甚至到家戶都能夠大家有準備 AED 設置,相信這是未來可以值得推廣的方向,希望未來能讓更多人願意投身此項公益活動。
台灣正全力推動「韌性國家醫療整備計畫」,下一階段將以「全民會急救 CPR+AED + 止血」為核心目標,並結合「e 化混成教育」模式,讓民眾無論在校園、職場或社區,都能透過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學會急救技能。這不僅將提升全民應變能力,也將強化台灣面對大型災害與突發事件的韌性,讓急救知識與設備不再只是專業人員的專利,而是全民守護生命的行動力。
中保關懷社會基金會執行長洪培修指出,此次感恩茶會不僅回顧過去的 200 個生命奇蹟,更希望加速下一個 200 次的救援紀錄。國內仍有偏鄉、學校與照護單位因經費不足而缺乏 AED,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期盼藉此活動拋磚引玉,呼籲更多企業與善心人士投入 AED 公益捐贈,一起守護每一個珍貴的心跳。
更多鉅亨報導
•中保科旗下國雲智慧停車躍上國際舞台 AI創新應用驚豔美國ITS大展
•中保科倡 AI防災新標準 專家籲 :防火毯、消防預警系統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