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受網攻頻率亞太最高!每週遭逾4千次攻擊 3大產業最慘
根據全球資安大廠「Check Point Software Technologies Ltd.」旗下威脅情報部門Check Point Research於24日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2025年第二季全球企業與組織平均每週遭受1984次網路攻擊,較2024年同期增長21%,與2023年相比則大幅成長58%。其中,台灣所面臨的網路攻擊情況尤為嚴峻,平均每週遭攻擊高達4055次,為全球平均值的兩倍,居亞太地區之冠。
報告指出,今年1月至7月初,台灣受攻擊最頻繁的三大產業分別為硬體供應商、政府與軍事機構及製造業。硬體產業每週平均遭攻擊8139次,政府與軍事機構為5042次,製造業則達4983次,顯示台灣關鍵產業成為高度攻擊目標。
在惡意軟體方面,Check Point Research指出,台灣最常遭遇的類型包括遠端存取木馬(如 Remcos、Agent Tesla)、竊密軟體(如 Androxgh0st、AZORult)及殭屍網路(如 Androxgh0st)。而資訊外洩則為台灣最常見的漏洞類型,影響範圍高達78%的組織,反映資安防護尚有提升空間。
放眼全球產業別攻擊統計,教育與研究機構為受攻擊最頻繁類型,每週平均達4388次,年增幅31%,原因多與資安投入不足及學生、教職員的個資價值相關。政府與軍事機構排名第二,每週平均2632次攻擊,主因在於其擁有的敏感資料與對地緣政治的潛在影響。通訊業則以2612次居第三,年增幅高達38%,顯示掌握大量用戶資訊的產業也已成為駭客集中火力的目標。
Check Point Research也給出資安建議,組織需採取主動的策略包含:
強化威脅預防能力:導入如入侵防禦系統(IPS)、防勒索軟體工具與威脅情資等先進資安技術,阻擋潛在的資安威脅。
提升端點與網路防護:部署功能完善的防火牆、電子郵件安全機制與端點保護平台(EPP)降低攻擊面。
加強使用者資安意識:定期進行資安訓練與釣魚模擬演練,協助員工識別並通報可疑行為。
確保備份與復原機制:建立更新且分隔的備份資料,並定期測試復原流程,以減少勒索攻擊或其他中斷所造成的影響。
導入零信任架構:持續以使用者權限驗證、網路資源分段,降低橫向移動風險。 確保掌握資訊:持續關注威脅情資與警示,預先掌握潛在風險。
確保掌握資訊:持續關注威脅情資與警示,預先掌握潛在風險。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