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於瑞典會談 貿易談判期擬再延90天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和中國自週一(7月28日)起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貿易談判,兩邊代表團分別由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和中國副總理何立峰領軍。這是兩國第三輪貿易談判。
《南華早報》引述消息人士說法指,雙方預計在這次會談上把談判期展延3個月,期間不再相互施加額外關稅,也不會以其他方式升級貿易戰。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和白宮皆尚未回應該報導說法。
5月的日內瓦談判後,美中暫緩互相實施巨額關稅,並設下8月12日到期的談判期;6月的倫敦談判後則達成貿易協議框架,雙方也都釋出訊號將鬆綁稀土和晶片出口。
不過,美中至今為止的貿易談判都尚未深入討論更廣泛的經濟議題,例如美國對中國「產能過剩」的批評,以及中國對美國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的不滿。路透社引述中國顧問公司Plenum的分析師Bo Zhengyuan觀點指,斯德哥爾摩會談會是美中第一場「有意義的貿易談判」。
《南華早報》則指出,相較於先前兩輪談判聚焦於「降低衝突」,中國代表團這次打算針對涉及芬太尼的關稅,對美方施壓。知情者透露,北京認為涉及芬太尼的關稅對中國不公,加上美國並未說明怎麼樣的進展才足以解除該項關稅制裁,因此中國可能會尋求美方就此更清楚解釋。
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專家孫韻也向美聯社表示,中國可能會在談判中要求美國取消涉及芬太尼的20%關稅。
川普重返白宮後,美方主張中國並未積極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國,2月起陸續對中國加徵關稅,總計達20%;中國隨後採取報復行動,對美國部分能源和農產品加徵關稅,引發新一波美中貿易戰。
4月,川普再祭出對等關稅,中國也回擊,此時美中向對方施加的關稅累計都已超過三位數;之後在日內瓦談判上,兩邊雖大幅降低了稅率,但20%的芬太尼關稅並沒有取消。
中國把芬太尼氾濫歸咎於美國自身。不過,北京6月底宣布把2種製作芬太尼的原料納入加強管制範圍,被視為回應美國並釋出善意。
顧問公司Teneo的分析師吳佳柏(Gabriel Wildau)認為,美國雖有可能取消20%的芬太尼關稅,但他預期最終美國對中國關稅水準總計至少會落在15%到20%,類似於美國跟日本、印尼和越南達成的稅率。
根據華府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目前美國對中國產品的平均關稅是51.1%。在中國看來這樣的稅率過高,而且中國在川普第一次任內便已吸收了25%的額外關稅。
替美中領袖峰會鋪路
美中即將舉行談判前夕,歐盟和美國在蘇格蘭達成了貿易協議框架。路透社分析指,美中談判不太可能有類似的重大突破,但延長關稅與出口管制的談判「休兵」期限是有可能的,這有助於避免貿易戰繼續升級,並替川普與習近平在10月底或11月初會晤鋪路。
美聯社亦指,幾乎可以肯定雙方代表在瑞典至少會同意把關稅維持在當前水準,並努力促成兩國領袖能在今年稍晚會面,以達成更持久的貿易協議。
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PI)副所長卡特勒(Wendy Cutler)說,「這場會談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替川普和習近平在秋天會面奠定基礎……北京可能會堅持先有充足的準備,才會同意舉辦領袖會面」。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會長譚森(Sean Stein)則稱,這次談判可能是兩國政府第一次有機會真正討論到結構性改革議題,例如中國是否對美國企業更開放市場;產業界人士也會關注這場會談的「氣氛」如何、雙方代表怎麼描述討論內容,以及是否透露出兩國領袖峰會的線索,因為任何真正的協議都是取決於領袖會議。
週日(27日),川普在蘇格蘭表示美中達成協議的日子「指日可待」。「我們真的算是跟中國達成協議了,再看看狀況怎麼樣。」
中國駐華府大使館表示,北京希望貿易談判能帶來更多共識與合作,減少彼此誤會。
中共黨媒《人民日報》27日則發表一篇社論,一方面聲稱願意以對話協商解決問題;一方面卻也重申反對美國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中方是帶著誠意到瑞典的……誠意不等於無原則的妥協……中方維護的,不僅是自身正當權益,更是國際公平正義。」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