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談判團75:15差距懸殊 透露訊息曝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他設下的美國時間8月1日的最後期限前宣布,對全球貿易夥伴啟動新一輪關稅,其中台灣被課徵為20%。但川普也表示,後續談判仍將繼續進行,而中國無疑是目前剩下的最大變數。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日前透露,中美在瑞典進行第3輪磋商時,中國代表團派出75人,而美國代表團僅有15人,雙方差距懸殊。對此,有專家解讀人數差異背後透露出的關鍵訊息。
貝森特日前接受《CNBC》訪問時提到,與中國的談判目前處於「有可能達成協議」的階段,不過,貝森特並未透露任何有關潛在協議的細節,也未說明何時能夠正式達成協議。另外,貝森特還透露中方代表團有75人,美方則只有15人,但經過最初大規模雙方對接後,真正有意義的談判還是聚焦在貝森特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為主的兩兩對談上。
對此,《香港01》報導指出,貝森特意外證實了中國代表團人數遠遠超越美國,這背後的訊息值得推敲。事實上,中國代表團人數龐大並不意外,2019年在川普首屆總統任期內,中國兩度與美國談判的代表團人數都超過百人,所以75人算是中國代表團的「正常發揮」而已。
反而是美方代表團的人數露出端倪,2019年2月中美談判,當時美方工作人員隊伍有將近60人,2018年5月美國赴中磋商的團隊人數也有50餘人,這次美方代表人數僅有15人,除了因為美國同時與世界各國在談判,可以想見人員分身乏術之外,報導認為也說明了美國還沒有和中國進行深入探討具體問題的準備。
要簽訂正式的經貿協議,透過複雜且漫長的專業談判是必須的,但對於川普政府來說,揮舞關稅大棒逼其他國家上桌,更大意義是為了「收割」,與其說是經貿談判,更像是政治對話,因此代表團人數當然也就不必太多。而從這細節也能看出,中美未來談判要順利取得共識,恐怕還有許多挑戰得克服。
顯示全部
留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