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13:18後襲台!氣象署:東南、西南沿海地區浪高恐達1公尺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東部外海今日上午發生規模8.8地震,中央氣象署說明,海嘯波13:18抵達台灣東部外海時,波速接近噴射機速度,且東南沿海、西南沿海地區浪高可達0.3至1公尺,可能將沿岸的人、車捲走,其餘浪高均小於0.3公尺,民眾注意即可,但因海嘯波可能陸續進入陸地,民眾切勿因為第一波訊息過後就前往海上活動。
抵達台灣東部外海時 波速接近噴射機速度
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指出,今日上午7時25分於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東部外海發生地震,因量測方式不同,太平洋海嘯中心提供資訊為地震規模8.7、深度74公里,美國地質調查所提供的資訊則是規模8.8、深度20.7公里。
吳健富解釋,這次地震發生區域因太平洋板塊向西北方向隱沒至鄂霍次克微板塊(屬於北美板塊)下方,有一系列的島弧、火山與深海溝,且因海溝長度較長,可醞釀較大規模的地震。
此外,吳健富說,自1900年以來,這次地震周邊地區共發生133次規模7以上地震,其中12次規模8以上大地震,其中最大規模達到9.0,發生於1952年,同時也是全球地震觀測史上第5大地震,並引發12公尺海嘯,重創Severo-Kurilsk。
對於海嘯相關訊息發佈,吳健富解釋,遠地地震對台灣的影響需靠全球的監測網,仰賴美國地質調查所與太平洋海嘯中心的訊息,台灣接收到消息後才能應變,並針對台灣6區沿海預估海嘯波抵達時間與波高。
吳健富提到,海嘯波在深度較深的區域移動速度極快,可接近噴射機速度,但到了深度較淺的區域就會明顯減速,造成浪高堆高、引起海嘯,這次海嘯波預計在13:18至13:45先後抵達台灣東部沿海、東南沿海、東北沿海、西南沿海、北部沿海、海峽沿海地區。
對於海嘯波高的影響,吳健富表示,0.3公尺以下波高注意即可,但若波高達到0.3公尺至1公尺,人車可能會被沖走,另1公尺至3公尺的波高可能衝破3公分木板,3公尺以上波高則會淹沒沿海地區,且海嘯波可能是一波一波的進入陸地,民眾切勿在第一波訊息過後就前往海上活動。
吳健富指出,目前氣象署持續關注海嘯訊息,海嘯事件結束後氣象署會發布訊息、解除海嘯警報,告知民眾威脅解除。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