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台灣謝神戲登大阪世博 日本觀眾專程入園只為一睹

中央廣播電臺

更新於 6小時前 • 發布於 9小時前 • 江昭倫
台灣謝神戲登大阪世博舞台,一些日本觀眾甚至為此專程入園捧場。(江昭倫 攝)

文化部以 We TAIWAN 名義策劃的「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27日在大阪世博夢洲園區「Pop-Up Stage北」舞台,迎來第二場演出。開演前,舞台前已聚集大批觀眾,甚至有日本民眾特地購票入園,只為親眼見證台灣的文化演出,看完後直呼「感動到快掉淚」。

「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是文化部提案後,獲大阪世博正式邀請的官方表演活動。首場已吸引眾多觀眾駐足,27日的人潮依舊洶湧。就連遠在台北的文化部長李遠,也特地透過文化部臉書觀看直播,與現場同步感受台灣團隊的演出。

台灣廟埕謝神的民俗習慣,此次由九組表演團隊搬上世博舞台,成為園區中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新景勝掌中劇團以熱鬧的「酬神戲」揭開序幕,隨後「不二擊聲音製造所」藝術總監薛詠之獨自上陣,當代擊樂融合傳統北管鑼鼓點,立刻受到矚目,搭配拚場藝術撞擊帶來開光過的千里眼與順風耳神將坐鎮現場,形同台灣來的神明降臨大阪,現場觀眾看得津津有味。

雯翔舞團的作品《搏筊(Puah-pue)》則以舞者身體化作筊杯,在舞台上演繹擲筊起落,一俯一仰之間呈現陰陽兩面,也傳達台灣民眾「向神請示」的獨特心境。編舞家郭爵愷表示,創作靈感來自家庭祭拜經驗,以及羽球金牌組合「麟洋配」在奧運場上「擲筊」慶祝的動作,希望讓世博觀眾看見台灣信仰文化的獨特之美。郭爵愷:『(原音)在「麟洋配」之前,其實就已經開始在創作這個作品了,但是就是很多人都問到說,欸,你們的動作有是不是有取材「麟洋配」,其實因為那時候也剛好有看到奧運這件事,所以後來想說,哎,這的確是一個靈感,就是讓我可以用身體更簡單的去讓觀眾知道說,哦,這個擲筊的正反面,是怎麼去在這個規則裡面去作用的。』

桑布伊、張雅淳、謝銘祐、邱舒與「希望合唱團」原民童聲演繹的台灣多元語言歌聲,也讓不少日本觀眾比出大拇指稱讚。一位自稱「台灣粉絲」的77歲日本奶奶千惠子特地專程買票入園看台灣團隊演出,看完後感動表示差點哭出來!千惠子:『(原音+翻譯)唱歌唱得很棒,好感動,快哭出來,還有小朋友的表演也很棒。』也有日本民眾雖然不懂「擲筊」的意思,但卻對演出表示印象深刻,很喜歡。

文化部次長王時思指出,其他國家的演出多半簡單,甚至沒有舞台背景,但台灣既然以 We TAIWAN 名義站上世博,就不希望只是呈現拼盤式表演,而是藉由「酬神」主題,呈現台灣多元精神信仰。希望不論觀眾是否認識台灣族群,都能從演出中感受到感動,這就是台灣想要帶到國際舞台的價值。(編輯 : 廖奕婷)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鏡頭君捕捉「台北101猛晃畫面」!萬人緊盯動態直播

民視新聞網
02

6.0強震「台北信義區震度4級」 居民聽到地鳴嚇壞!氣象署提醒:注意5.5餘震

CTWANT
03

宜蘭近海「中層6地震」網嚇壞「台北很久沒這麼有感」 日本「這地方」也有2級

太報
04

國家級警報狂響!宜蘭近海規模6地震 多個縣市有感

LINE TODAY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生活話題:鬼月到,禁忌知多少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