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ro 恐難逃美股下市 陸學森離開半年後,睿能如何翻身?
蛇年開工後兩週,Gogoro舉辦創立十餘年來首次媒體春酒。今年也是Gogoro成立第15年,歡欣氣氛背後,辦公室裡卻氣氛低迷。
曾被譽為「台灣之光」的睿能創意(Gogoro),如今風光不再。股價眼看將跌破1美元、銷量下滑,去年9月中旬甫上任的代理執行長姜家煒打算如何改弦更張,讓Gogoro再次取得64萬名車主的信任?
首要目標,是內部組織整頓。
Gogoro大病初癒,挑戰還很多
「自願離職的、被離職的,都走得差不多了,」一位從草創時期就加入的Gogoro管理層透露,公司近年因為使用進口零件違反台灣政府要求,被大眾認為是「騙補助」,逐漸失去政府、消費者的信任,如今算是大病初癒。
「過去五個月,像經歷一場大手術,」他說,傷口還隱隱作痛,「但我們不急,因為真正的療癒需要時間。」
2015年,Gogoro在全球最大消費電子展CES發表第一代電動雙輪,正好滿10年。
不僅如此,Gogoro創辦人陸學森把眼光放到國際,2016年就啟動海外佈局,率先與德國博世合作Coup共享車服務,騎進柏林。
但事實上,Gogoro從未真正跨出台灣市場,而是曇花一現。
第二大挑戰,是解決虧損問題。
睿能第四季虧損超過7000萬美元,較2023年同期虧損倍增,主因為大舉認列海外資產減損,毛利率出現負值,達 -8.1%。2024全年毛利率更下滑至2.4%,比前一年大減12.2個百分點。
一名曾負責海外市場的前員工透露,過去為了得到資本市場青睞,Gogoro積極擴大海外市場,但配速始終沒拿捏妥當。
「2023年下半,發現海外市場衝太快卻沒成果,隔年年初就喊停,」另一名現任高階主管說。
他解析,Gogoro初期花兩到三年開發新市場,但卻並未開花結果。最鮮明案例,就是2019年與博世合作告終,原因在能源系統無法在德國落地。這引發大股東與投資人對成長性的擔憂,對Gogoro也有不滿。
戰場選擇,是更大難題。舉例來說,印度是全球最大機車市場,但競爭激烈,當地品牌的電動機車售價僅不到Gogoro一半。
這都讓資本市場很難買單。
3年前,睿能透過SPAC風光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如今Gogoro股價已跌破1美元。
依照納斯達克規定,若至2025年4月28日,Gogoro股價若未能連續10個交易日達到每股1美元,將面臨下市命運。
再將鏡頭轉回國內,銷量危機也浮現。
Gogoro今年1月全台賣不到千台,新車掛牌市佔只剩1.8%,落到第五,被台鈴逆轉。
一名Gogoro員工坦言,JEGO停產後,失去八成銷量,因此今年初新車未上市前,銷售下滑是正常的。他補充,JEGO可能不會復產,但公司與政府已在討論,未來可能推出新車款取代。
為什麼被外界封為台灣之光的Gogoro,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務實派經理人提解方:精簡人力、退租辦公室
內部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兩大關鍵埋下Gogoro這兩年急速下坡的種子。
一位從陸學森時代至今還在Gogoro任職的員工認為,這半年來組織已經脫胎換骨。
「Horace(陸學森)的確是個很棒的開創者,思考跳躍又感性,」這位員工說,曾為HTC創意長的陸學森想改變台灣交通生態,「但他不善組織管理,沒人踩煞車,很容易偏離發展主軸,」他觀察,陸學森始終相信直覺勝過數據。
最鮮明例子是,Gogoro規模持續擴大,雖然設立品保和生產部門,但當這些環節出問題時,陸學森仍會求助最初負責研發的人,即便這已超出對方的專業範疇。這種管理方式,讓他信任的人責任愈來愈重,但未必擁有權力,這幾年中高階管理者流動率居高不下。
而去年9月上任代理執行長的姜家煒相對理性。一名睿能員工形容,「他是數字控,」開會時首要看數據,強調以財務指標來優化資源配置。
一名Gogoro高層回憶,過去陸學森任職執行長時,整間公司從未有過固定會議,「過去我們像『蜘蛛型組織』,」一隻蜘蛛沒了頭即癱瘓,「只有Horace一個人知道每個部門在做什麼。」
半年後,哪些事情改變了?
姜家煒先重新整頓總管理處人力,提供優退方案,「光是人事成本,一年就少了超過1億元,再把跟合庫租的六層辦公空間退租三層,一年省3000萬元租金,」一名長期與睿能合作的廠商透露。
姜家煒也向《天下》證實,確實是從去年11月開始組織調整。農曆年後,「經銷通路管理主管級,砍了將近七成人力,」一位睿能授權經銷門市主觀察。
聚焦兩大策略,三年內由虧轉盈
Gogoro高層指出,當前組織已較穩定,未來重點會在成本控制與營運優化。
「Gogoro開始變務實了,」身為加盟主的陳慶全直言。
姜家煒在春酒喊出「聚焦」,未來3年,會把重點放在台灣及越南。
目前台灣Gogoro生態系用戶近300萬人,但Gogoro車主只佔兩成,意味著將近240萬用戶為潛在車主客群。
但要讓用戶變車主,首先要能以划算資費說服大眾,因此他們祭出「離峰騎到飽」方案,降低月費成本近一成,希望吸引更多人買車。
姜家煒指出,Gogoro將透過優化電池管理等措施降低成本壓力,他也期待,未來若有更多PBGN(Powered by Gogoro Network)合作伙伴加入,換電成本可能再下降。
與此同時,Gogoro將調整研發策略,與PBGN聯盟伙伴共享資源,推出如福斯集團的MQB平台,提高共用零件比例,以降低研發與生產成本。
攜手嘉實多攻越南市場
第二個重點,是海外佈局集中火力。
「過去海外投資太分散,」姜家煒承認。
他強調,睿能將集中資源,鎖定最具潛力市場。Gogoro去年6月獲得英國石油公司集團旗下子公司、全球潤滑油領導品牌嘉實多(Castrol)投資5000萬美元,已成立合資公司,預計進軍越南,由 Gogoro提供設計與核心技術,並授權 Castrol 負責銷售營運。
Gogoro是否會在越南設廠?姜家煒透露,將在越南當地找合作伙伴在地生產,暫時沒有自設生產線計劃。
「2026年能源事業要損益兩平,2027年產生自有現金流,到了2028年,機車與能源事業皆獲利,」姜家煒展望未來說。
Gogoro首要課題:重拾市場信任
然而,睿能眼前最大挑戰仍是站穩腳步,重新奪回消費者以及政府的信任。
「搶救下市危機不會是首要任務,」一名熟悉Gogoro內部營運的產業人士臆測,睿能恐怕難逃納斯達克下市的命運,但政府有意助其在台股重起爐灶,可能在台股創新板復活。
眾所矚目的Gogoro,是否能在療傷後重回舞台,得看新管理團隊,能否帶領公司重新凝聚,找回核心競爭力。
睿能必須以務實策略求生,從成本控管、聚焦市場到重建信任,都決定它能否從困境中殺出血路。Gogoro沒有退路,唯有破釜沉舟,才能開創新局。
【延伸閱讀】
急診史上最塞,連假只能自求多福?民眾直衝大醫院 為什麼今年特別嚴重?
● 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817期《AI新靠山 台積CoWoS盛世》
顯示全部
留言 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