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紀財富法則:用七天創造財務自由
文/夏韻芬
用七天思考一生的財務藍圖
財務規劃,不僅是金錢的管理,更是人生的藍圖。當我們靜下心來思索未來的日子,每一筆錢的安排,其實也在構築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基礎。這七天的計畫,將會陪伴你一步步梳理人生各階段的財務需求,讓生活更穩定、安心,並在需要時找到適合的支援。人生不斷前行,財務穩定便是那最踏實的後盾。
第一天 思考六大基本開銷
回想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每一種開銷,都在默默支撐著我們的生活。今天,我們要從最基本的需求開始談起,明確區分生活中的必須開支,為之後的財務規劃奠定根基。
以下六大基本支出是生活的支柱:
①生活費:每月食、衣、住、行、教育、娛樂等的開銷,不僅是日常所需,也用於維繫生活的溫度。
②住宅費:房租或房貸的支出。家是安身立命之所,無論大小,家都是歸屬,這筆費用帶來的是居住的安全感。
③孝親費:每個月以一點心意來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為他們的生活添加些許舒適與心理安全保障。
④教育費:孩子的學費、才藝班、補習班等教育相關支出。教育投資是未來的希望,也是對下一代的承諾。
⑤退休儲蓄:每月是否有一點結餘,能為將來的自己儲蓄一份保障?人生走到終點,希望那時候的自己依然有尊嚴、有自由。
⑥人生畢業典禮的費用:這是人生最後一筆開銷,是對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後安排。無論採取簡單溫馨還是盛大隆重的儀式,都值得用心準備,讓這場告別如同一場畢業典禮,為他人留下美好回憶。
釐清這些基本開銷的定義之後,我建議將它們區分為「必要」和「理想」兩種類型,在自己心中建立一個明確的優先順序。財務的安排,就如同生活的秩序,必須先解決生活的需要,再考慮理想的提升。
第二天 盤點自己有多少錢
今天,我們需要清點現有的資金與資產,這不僅是單純數字上的計算,更是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最基礎的認識。你需要記錄銀行帳戶的存款、投資收益,還有負債情形,這樣的清點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掌握目前的資源,對未來才更有底氣。
此外,也需要考慮現金流管理,明確列出收入與支出。無論生活如何多變,穩定的現金流就如同生命中的「安定劑」,讓人隨時都感到安心。或許在這一天,你也可以考慮設置緊急基金,金額大約是三至六個月的生活費,在意外來臨時為自己預留一個踏實的後盾。
第三天 打開電腦,做三件事
①建立家庭財務報表:不要再憑記憶記錄開支,今天我們要打開電腦,為家人和自己建立一份財務報表。分類記錄每一筆收入和支出,讓自己對每月的資金流向瞭如指掌。數位工具的使用或許能讓這件事變得更輕鬆,但最重要的是,從中體會到資金流動的規律和生活的秩序感。
②上網估算退休金:如同人生的下一站,退休需要多少費用才能過得從容?今天可以花點時間上網查詢勞保年金的準備情況,了解自己的退休生活保障。如果我們能從現在開始,就為未來的自己鋪好路,那麼前行的步伐會更加穩健。
③檢查人身保險:保險,不只是保障自己,更是愛的傳承。無論是醫療、健康還是壽險,今天我們需要檢查目前現有的保障是否充足,以確保在意外降臨時,不會為家庭帶來沉重的財務負擔。
第四天 來頓燭光晚餐或喝杯咖啡
生活不只於柴米油鹽,也包含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今天,找一個時間和伴侶或是自己一個人,來頓燭光晚餐或是喝杯咖啡,靜心思考人生中重要的計畫,並為這些大筆開銷預留一席之地。
①關於買房:何時想要買房?希望擁有怎樣的房子?或許不一定要是豪宅,但它一定是心中歸屬。房子的選擇,承載的是家庭成員們對家的想像。
②關於小孩:準備迎接幾個孩子?期望孩子得到怎樣的教育資源?這不僅事關財務安排,更是對家庭責任的承諾。
③關於生活: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需要怎麼樣的醫療資源支撐?醫療開支,是對親人健康的保護,也是對生活品質的堅守。
④關於退休生活:退休後的生活是否包括旅行或環遊世界的夢想?這是留給自己的禮物,也是多年努力的回報。
⑤關於人生的畢業典禮:在人生的最後一程,什麼樣的告別方式讓你覺得平靜、圓滿?這不僅是對自我的交代,也是一份溫暖留給家人,讓他們不再感到沉重。
在這些美好的想像中,也別忘了考慮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未來物價會持續上漲,我們可以提前預作準備,讓財務計畫更周全,給未來的自己和家人一份穩定的生活。
第五天 計算「應備」與「已備」的錢
今天,我們來思考那些「應備」的金錢,和已經「備好」的資金。這樣的比較,能夠幫助我們了解目前的財務情況是否還有需要補足的部分,或是已經足夠。
此外,我也建議你進行投資風險評估,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度,適當地分配保守性資產和風險性資產。財務計畫如同一棵樹,根扎得深,才能讓我們在風雨中保持穩定。
①應備的錢:完成人生各項目標所需的資金總額,包括家庭責任、子女教育、退休生活等,是我們為生活設定的目標金額。
②已備的錢:目前已經存下的資金,包括投資收益、存款和保險資產,這是我們當前的財務成果。
第六天 檢視「應備」與「已備」的平衡
透過「應備」與「已備」的比較,找到財務的平衡點。
應備大於已備:表示還有資金缺口,這時可以思考是否要調整生活支出、增加儲蓄或尋找新的收入來源,以填補這個缺口。這樣的調整不僅是資金的補充,也是為未來增加一份穩定。
應備等於已備:財務上「剛剛好」的狀態,說明你已經準備了足夠的資金來應付生活所需,不多也不少,達到了讓人安心的狀態。這樣的平衡讓人感到踏實,每一筆錢都有其歸屬。
應備小於已備:表示你擁有充裕的資金,甚至已經超出需求。這時,你可以考慮是否要進行其他投資、提升生活品質,或是預留一部分資金作為未來的成長空間,給生活更多選擇的自由。
在這一天,我建議你建立定期檢視和調整財務狀況的習慣,例如每半年或每年重新檢視一次財務狀況,隨著收入、支出或生活目標的變動進行調整,這樣才能確保財務計畫始終與現實需求相符。
第七天 不放心?請找財務顧問
經過這六天的檢視和計畫,如果你對自己的財務狀況還是有疑慮,那麼不妨尋求專業財務顧問的協助,讓專業的眼光為你的財務計畫增加一層保障。
①尋求專業建議:財務顧問可以幫助你量化每一個生活目標,並根據你的實際需求進行更深入的分析,讓計畫更加具體、可行。
②精確計算每項需求:例如退休金、重大醫療費用、子女教育等支出,這些需求經過專業計算,可以避免忽略細節,減少未來可能出現的財務缺口。
③選擇合適的顧問:建議選擇擁有專業證照、經驗豐富且口碑良好的顧問,並了解其費用結構,避免不必要的開支,確保獲得的建議真正符合你的需求。
透過財務顧問的協助,不僅僅能為未來增添財務上的安全感,更是為自己和家人建立一份心靈的安穩。即使未來充滿未知,這樣的支持能讓我們更加自信地面對前方的旅程。
這個七天的財務計畫,從基本生活需求開始,逐步建立對資產的掌握,並勾勒出一條穩健的財務路徑。透過「應備」與「已備」的平衡,找到一個財務上的舒適區,並在需要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讓財務規劃更加完善且可靠。
財務上的安穩,不僅僅是數字的累積,而是一種內心的踏實感。當我們面對未來的挑戰與變化時,心中有數,手中有準備,生活自然更加自信。這七天的規劃,是為自己和家人築起的一道堅實後盾,讓我們在每一個階段,都能安心享受生活的美好、平靜度過人生的畢業典禮。
傳統「收入減掉儲蓄等於支出」的觀念之所以被大力推廣,正是因為許多年輕人如果沒有儲蓄的習慣,很容易把所有收入花光,這項原則能幫助他們建立基本的財務紀律。然而,過了中年之後就必須挑戰這個觀念,這並不是說儲蓄已經不重要,而是提醒我們要更靈活地看待理財,並根據人生不同階段的需求做調整。
人生每個階段的儲蓄觀念演變
①初期階段:每月固定存下一部分收入,收入應先扣除儲蓄,剩下的才是可用支出。遵守「強迫儲蓄」的紀律還是相當有必要的,因為這是建立理財習慣的重要時期,儲蓄的金額是未來的基礎資產。
②中期階段:隨著收入增加和生活目標變化,可以調整儲蓄比例,在基本生活需求外,合理支配剩餘的錢,但要設定目標性花費,避免無謂的消費。比如開始規劃購屋、投資教育或健康等項目,而不是僵化地儲蓄。
③長期規劃:視收入和需求彈性調整,隨著收入增加適度投資自己(學習、健康)或合理消費,不必過度節儉,因為儲蓄不是唯一的財務手段,還可以靠投資來達成資產增值。
※ 本文摘自 《夏韻芬樂享人生提案》,原篇名為〈用七天思考一生的財務藍圖〉,立即前往試讀►►►
《夏韻芬樂享人生提案》電子書 - AI是工具,不是救世主,科技是助力,理性智慧才是關鍵。不僅是財務規劃指南,更是思考與行動的邀請,拿回人生財務主導權,樂享精彩人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