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大人感染「水痘」比小孩更危險!4大高風險群當心5大水痘併發症,嚴重恐致死...治療及預防一次看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03月28日01:00 • 林勻熙 整理

水痘(Varicella)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ZV)引起的傳染性疾病,主要的症狀為發燒及出疹。(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水痘(Varicella)曾是多數兒童生活中常見的疾病,隨著水痘疫苗的普及,已經不再像過去那麼頻繁。然而,水痘仍然是一種值得關注的傳染性疾病,尤其是對於成人來說,症狀可能更加嚴重。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疾病,好發於冬季及早春。兒童為水痘主要感染者,不過在推動幼兒公費施打水痘疫苗後,好發年齡層有逐漸後移趨勢。根據疾管署資料指出,總體水痘健保門診率呈現逐年下降,好發年齡層原以3-9歲兒童占多數,近年逐漸後移至9-15歲。

值得注意的是,水痘和帶狀皰疹都是由同一種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感染或活化產生。感染水痘後,可變成潛伏性感染,至成年時復發為帶狀疱疹。簡單來說,水痘通常在兒童期引起初次感染,而病毒會潛伏於神經系統中,未來在年長或免疫系統衰弱時則可能引發帶狀疱疹(俗稱皮蛇)。

水痘的傳染途徑

水痘是一種具有高度傳染力的疾病,尤其是在發疹早期傳染力最高,而水痘群聚案件多以校園群聚為主,以小學占多數。烏日林新醫院指出,在2004年台灣開始補助幼兒施打公費水痘疫苗以前,水痘是個相當普遍的兒童疾病,水痘病毒的傳染力甚至高達腸病毒和流感病毒的6倍。以下說明水痘的潛伏期及傳染方式:

  • 傳染方式:主要通過皮膚直接接觸、飛沫或空氣傳染,或接觸到帶狀疱疹患者之水疱。雖然水疱痂皮不具傳染性,但是經由接觸遭疱疹液和黏膜分泌物污染的器物也可能造成間接傳染。

  • 可傳染期:自出紅疹前5天起(通常為前1~2天)到所有病灶結痂為止,直至病人出現水痘疹前,這段時間的傳染力最高。帶狀疱疹患者的傳染力可持續到水疱出現後1週。

  • 潛伏期:10~21天,一般為14~16天。

水痘初期症狀通常會引起輕微發燒,約在38°C~39°C之間,並伴隨疲倦、食慾不振、頭痛及肌肉或關節痠痛。水痘初期症狀會出現一些類流感、感冒的前驅症狀,但隨著皮疹的出現,這些症狀便能明顯與其他疾病區分。

  • 水痘初期症狀(出疹前1~2天):輕微發燒、疲倦、食慾不振、頭痛及肌肉或關節痠痛等類感冒症狀。

  • 發疹期:皮膚開始出現紅疹,由臉、頭皮往軀幹四肢延伸,全身性皮疹逐漸快速顯現,隨後發展成紅丘疹、水泡疹、膿泡疹,最後留下粒狀痂皮。

  • ▲水痘皮疹變化。(圖/翻攝自 臺中榮民總醫院)

大人與兒童水痘症狀

由於成年人免疫系統較為成熟,對抗病毐的免疫反應也會強,所以相較兒童,成人得水痘產生的不舒服症狀反而會比較嚴重。根據疾管署指出,成人得到水痘會有更嚴重的全身症狀,且有較高的併發症風險,常見的併發症為下呼吸道感染和繼發性細菌感染。在出疹前1~2天可能先有發燒及不適,與小孩先出現皮疹的病程有所不同。

  • 發燒:成人感染水痘後通常會經歷較高的發燒,體溫可達39°C或更高,並且可能持續較長時間;嬰幼兒的發燒則多為38~39°C的低燒,且通常會較快退燒。
  • 皮疹:成人的水痘皮疹可能會更密集,數量也較多、持續時間較長,且可能出現更嚴重的癢感和疼痛,甚至因為過度搔抓導致發炎感染留下疤痕。至於,嬰幼兒的水痘皮疹相對較輕,數量可能較少,並且通常不會像成人那樣引起嚴重的疼痛。
  • 病程:成人水痘症狀通常較為劇烈,病程也較為緩慢,可能需要兩週或更長時間才能完全康復。嬰幼兒的水痘病程則較短,通常一週左右即可康復。
  • 併發症:成人感染水痘後更容易發生併發症,包括肺炎、腦炎等,而這些併發症對於免疫系統較弱的成人尤為危險。雖然嬰幼兒也有可能出現併發症,但發生率較成人低。
  • 免疫反應:成人的免疫系統較為成熟,因此可能會對水痘病毒產生較強的免疫反應,導致症狀更為嚴重。然而,嬰幼兒的免疫系統通常尚未完全發育,對病毒的反應可能較弱,症狀相對較輕。
  • 食慾和活力:成人感染水痘後常感到極度疲倦,食慾不振,並且可能有較長時間的身體不適。嬰幼兒則可能因不適而出現焦躁不安、哭鬧、食慾不振、活動力變差等症狀表現。

兒科醫師歐淑娟表示,感冒這種小病可能對成人來說是「一塊蛋糕」,但水痘這個不算小病,恰恰好不是這樣。一般年齡愈大,感染後的症狀愈嚴重,成人一旦水痘感染可能引發肺炎、腦炎、續發性感染和敗血症等,需要住院治療,甚至嚴重者有死亡風險

水痘併發症

藥師邱千慈於「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提到,只要有神經的部位都有可能遭受水痘病毒感染,造成如視神經炎、腦炎、肺炎、肝炎等複雜性感染,而特定族群(新生兒、青春期以上青少年、成人、老人、免疫缺乏症者及孕婦)則有可能引發併發症(細菌性續發感染、視覺損害、聽力喪失、以及死亡)。

水痘可能引起之併發症包括:

  • 繼發性細菌感染(例如蜂窩組織炎、壞死性筋膜炎、敗血症、中毒性休克徵候群)
  • 肺炎
  • 腦炎
  • 小腦性共濟失調
  • 雷氏綜合症候群(Reye’s Syndrome)
  • 死亡

小於1歲之嬰兒、孕婦、成人及免疫缺陷者為水痘併發症高危險群。其中,成人水痘併發症的致死原因以原發性肺炎最常見,小孩則以敗血症和腦炎最常見。另,白血病孩童和新生兒等特殊患者致死率則高達5%~10%。

水痘的治療

疾管署表示,目前已有抗病毒藥物可以有效治療水痘,出現紅疹或水泡等疑似水痘病徵時,請立即就醫治療。藥師邱千慈說明,對於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有效的抗病毒藥品有:Acyclovir, valacyclovir以及famciclovir,投藥之後可加速傷口癒合、加快病程及減緩急性神經炎的嚴重程度。

除了藥物治療之外,輕度的水痘患者通過進行自我護理,包括充分休息、保持水分、使用退燒藥來降低發燒,以及使用抗組胺藥物來緩解癢感,有助於降低不適。此外,水痘的水泡容易破裂並感染,因此保持皮膚清潔至關重要,避免過度搔抓是防止感染的關鍵。

最後,建議發生感染水痘,及早就醫和遵循醫囑治療,有助於縮短病程並減少併發症的風險,並於具傳染力期間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在家自行隔離避免擴大感染,保護家人及他人。

日常維持良好個人及環境衛生、保持手部清潔並用正確的方式洗手,以及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長時間處房密閉空間,有助於降低水痘傳染,而最有效的水痘預防方法仍是接種水痘疫苗,且應完整接種兩劑水痘疫苗。水痘疫苗可以大幅降低感染水痘的風險,並且即使感染,接種疫苗也能顯著減少病程的長度和症狀的嚴重性。

水痘疫苗通常會在嬰兒時期接種,並且會提供長期的保護。國內現行水痘疫苗預防接種建議,自2004年1月1日起,政府提供2003年1月以後出生且年滿12個月以上的幼兒免費接種一劑水痘疫苗。另建議在4~6歲入小學前自費接種第二劑水痘疫苗。

參考資料:疾管署烏日林新醫院兒科女醫艾蜜莉臺中榮民總醫院三軍總醫院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

【延伸閱讀】水痘疫苗需要打第二劑嗎?自費多少錢?水痘疫苗接種懶人包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曾耀儀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2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3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愛吃「2美食」要注意!台中婦頭暈送醫驚罹大腸癌 醫:小心7徵兆

鏡報
06

「喪屍煙彈」暴增3倍!本世紀最危險毒品肆虐 醫:令人性情大變

中天電視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