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知道「想法」怎麼形成,就知道《如何讓人改變想法》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更新於 2024年11月08日07:00 • 發布於 2024年11月05日07:49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文/臥斧

※原刊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倘若《如何讓人改變想法:關於信念、觀點與說服技巧》這書是俺編的,那麼在選擇這個書名時,俺心裡大約抱了點取巧念頭。

這書的原文書名叫《How Minds Change》,雖然和中文書名一樣沒放主詞,不過看起來講的是「想法如何或為何改變」,副書名「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Belief, Opinion, and Persuasion」則補充書名,說明書裡的內容是「信念」、「觀點」和「說服」當中「令人驚訝的科學」。中文書名雖然也能做出類似解釋,但假若讀者把自己放進主詞位置,就會覺得這書會教讀者「改變別人的想法的方式」,也就是說,談的可能是「說服別人的技巧」,這種理解不算全錯(書裡的確有不少篇幅在談這個),但和原意不大一樣;假若讀者把自己放在書中那個「人」字的位置,那解讀就會比較接近原意一點,也就是這書在談「某些東西會如何改變人(包括讀者自己)的想法」。以此視之,中文副書名的「信念、觀點與說服技巧」其實就是主書名中缺席的主詞,但中文主書名挑起「這書要談說服技巧」的暗示,副書名又強調了一遍說書裡「真的有說服技巧」,於是乍看之下,可能會有讀者認為這是一本在教授說服步驟、手段等等相關技術的書。

上述「取巧」指的是這事──倘若俺是本書編輯,可能會覺得把它如此包裝,能夠吸引「想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說服別人」的讀者,把這類其實在討論行為科學的書包裝成「實用」的商管書,過去有幾本的確展現出銷售力道,商管書的市場畢竟較大。

只是,這書的重點不完全在「說服」上頭,而在一個人的想法會如何形成、加固,以及為什麼看到相同的實證,有些人會改變想法,有些人則會更堅定原來的想法?也就是說,這書探究的是現象之下更裡層更本質的部分,「說服」則是理解那些本質之後可行的執行方式之一。想學習說服技術的讀者讀完這書大約不會覺得受騙,但這書裡提及的幾種說服技術其實不見得適合在商場或職場使用──是不見得合用,不是完全不能用,因為商場職場需要說服技術時,常是成本及目的等等考量相當明確的「談判」,想達成的結果不完全是讓對方同意自己的條件,而是找出雙方各自認為合理的狀態;而這書提及的技術,更適合用來討論彼此「相信」的某些題目,例如醫學(打疫苗有害嗎?)、科學(地球是平的嗎?)、政府陰謀論,或者宗教信仰。

有意思的是,倘若俺是本書編輯、抱著取巧念頭選用了這個書名,也真的因此吸引了一個想學習說服技術的商管書讀者買了書,這過程恰恰映證了書中內容──我們某個想法形成初期,並不見得有足夠的證據,我們一向會先憑經驗、自己的解讀方式以及當下的情緒,把這個想法定形。而作者麥瑞尼(David McRaney)也告訴我們,真正想改變別人的想法,光是列出所有實證、在筆戰當中佔盡上風是不夠的(甚至是沒用的)──我們必須讓對方重新思索自己獲得這個想法的過程,指出有些人會在相同情況下得出不同想法,推動對方回頭檢視過程,詢問對方哪些部分最確定、哪些部分或許有點疑惑,提出假設讓對方換位思考──總的來說,只有自己能改變自己的想法,「說服」要做的是促使人去思考「自己是怎麼思考的」,藉以讓這事發生。

活在世界上要處理的資訊太多,遇上新題目,先以原有經驗和資訊將其歸類處理,或者先接納專家、同儕的說法,是很合理的。假若這麼處理這個新題目沒什麼問題,那就一切順利,假若冒出新證據說這處理方式不對,那就先放到一邊去,不會妨礙日常進行就可以。大多數人,包括科學家在內,都是那個「放到一邊」的東西實在多到無法忽視時,才會正視它們,設法從中找出新規則;這個新規則可能會補強原有經驗、成為基本資訊,也可能完全推翻舊有架構。

專家、同儕,現實中所屬的團體或者網路同溫層,可能會加固一個人的原有信念(例如把他認為該「放到一邊」的那些東西全都做出看似合理的扭曲解釋),所以書中有些實例並不是當事人「想通了」,而是因種種原因脫離原有團體之後才搞清楚自己從前「想錯了」;或者,當一個人接觸到新團體、產生了新的歸屬感之後,也有機會回頭發現過去的想法有哪裡不對勁。

這書裡提及的第一個實例,是一個認為「911」是場政府陰謀、在相關團體裡頗富盛名的活動分子,與幾個成員一起參加節目、拜訪專家之後,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因為他公開宣告想法改變,所以相關團體成員視他為叛徒,認為他不是被政府洗腦、被收買,就是原先即為政府派來的臥底,團體成員排擠他、阻撓他求職,還有恐嚇和威脅──因為改變了想法,所以他付出不小的代價。

麥瑞尼很好奇:節目當中的其他成員都沒被影響,甚至更堅定地相信陰謀論,那麼,這個改變想法的活動分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從這個實例開始,麥瑞尼在《如何讓人改變想法》裡開始追索想法的形成、加固的因素,接觸「深度遊說」(deep canvassing)及「街頭知識論」(street epistemology)等等進行中的說服實驗,再進一步綜合不同學科探討這些技術背後的因由。筆調輕鬆幽默,充滿有趣的實例,解釋深入淺出,非常有趣。

這些說服技術的執行方式是俺認為它們更適合用來討論「相信」的原因──它們不是單方面的說服,沒有打算把自己的認定灌輸到對方腦子裡,而是平等、同理、尊重、不帶譏諷地聊天,促使對方思考「自己是怎麼思考的」;對方想法改變的幅度有大有小,但重點是埋下那個思考的種子。俺覺得這樣的溝通態度在商業談判有時也適用(因對象而異),但反過來說,商業談判時大多會有更直接快速的進行方式。

把這書包裝成商管書對銷售而言不是個壞點子(再次重申,俺不確定本書真正的編輯是不是這麼盤算才取書名的),不過只當成商管書讀或許有點可惜;俺認為對科普有興趣,或者對人類行為有興趣,或者搞不懂為什麼親友同事老是傳些假新聞的讀者,都該讀讀。

同時,《如何讓人改變想法》在首尾都提到,在試圖說服別人之前,必須理解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除了希望推動更公平的法案通過之類實際目的之外,這個動作其實也在要求自省,思考「自己是怎麼思考的」。

這約莫是在資訊爆炸、社群極化的時代裡,每個人最需要做的事了。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說服:

延伸閱讀:

如何讓人改變想法:關於信念、觀點與說服技巧 - 大衛.麥瑞尼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如何讓人改變想法》電子書 - 我們活在「後信任」的世界,真相不會愈辯愈明,每個人都該學習如何從「對抗」到「對話」。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松山機場等地傳跳電! 台電:新北捷運局挖損輸電線路釀電壓壓降

台視
02

長榮BR271掛「7700」緊急代碼!起飛「空中卸油」10秒Mayday對話流出

三立新聞網
03

10天2病患術後亡 高市網紅減重醫師遭勒令停業2個月

自由電子報
04

7月底熄燈!旅客到機場才知「航空公司倒了」:解鎖人生

三立新聞網
05

台灣人洗腎位居第1名 台大名醫揭真相:全世界沒有健康食品

壹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一群人的善念延續 雲林志善環保行善協會成立 守護環境、關懷弱勢

觀傳媒

寶媽推嬰兒車搭捷運!「輾到路人的腳」遭瞪 怒開噴:又不嚴重

TVBS

集氣!棕熊「小喬」疑腫瘤復發 北市動物園啟動安寧照護評估

CTWANT

女兒讀私小遇「嚴格」老師變得愛哭失眠,醫師媽果斷轉學:嚴格不是兇,尊重才是教育的起點!

媽媽寶寶

温貞菱、丁寧《倒數回擊》入圍亞洲影視內容大獎

青年日報

(有影片)/國道清潔工被撞好險!彰化醫院施微創手術重獲自由呼吸

觀傳媒

螢火蟲航太拿下NASA 新合約,執行 2029 年月球南極多探測器任務

科技新報

王義川嘲諷女性外貌挨批 民眾黨彰化黨部:停止嘲笑女性外貌

觀傳媒

彰化縣田尾鄉第二、三選區合併 明年地方選舉實施

觀傳媒

員林諾貝爾幼兒園舉辦第31屆畢典 劉美蘭園長感恩謝幕譜下完美休止符

觀傳媒

書法學會拜會本報 宣傳南書盃

中華日報

仁愛基金會攜手仁愛長庚醫院 父親節前夕關懷獨老送物資

台灣好新聞

OSAMU GOODS快閃店活動南美館二館登場

中華日報

修復才兩年 三山國王廟漏水

中華日報

整修未全部完成 廟方盼集水槽與神房彩繪一併審議

中華日報

丹娜絲颱風重創臺南 議員林冠維要求市府爭取電桿地下化工程經費

中華日報

台中在地人激推!惹鍋后里店成旅客必訪名店,鄰近麗寶樂園的高CP值人氣鍋物

姊妹淘

【戀愛小教室怎麼紅?】Anna欸娜用內容逆轉人生

CTWANT

天赦立秋雙吉日 天壇湧人潮

中華日報

颱風「楊柳」醞釀中! 吳聖宇:恐走巴士海峽接近台灣

自由電子報

玉皇宮義賣補運金 籌設口腔中心

中華日報

領50萬做裝潢? 警銀聯手揭穿假投資陷阱

中華日報
影音

咖哩究竟拌不拌? 中信兄弟王威晨「偏激不拌派」

華視影音

咖哩究竟拌不拌? 中信兄弟王威晨「偏激不拌派」

華視新聞

搶「鮮」一步!鍋烤節首納「蔬食組」不葷主義上榜 中市經發局長親自貼紅榜

觀傳媒

強烈西南氣流重創彰化 多處排水系統與防汛設施嚴重損毀

觀傳媒

(有影片)/彰化榮家剪紙迎父親節 百歲長輩巧手創作傳遞滿滿祝福

觀傳媒

7月底豪雨致災 中市水利局積極啟動災後重建 全力修復市民家園

觀傳媒

還在煩沒地方創業?彰化「圓林園青創基地」熱烈招募中

觀傳媒

農村領航獎 溪口台部落主席獲肯定

中華日報

(有影片)/雲科大青創設計聯展在彰美館 73件作品展現青創設計力!

觀傳媒

桃園會展中心迎國際生醫盛會 ISOMRM與BIOMED-X共築生醫科技新紀元

觀傳媒

(有影片)/夏日英語不打烊 福德國小英語農場體驗課 翻轉暑期學習模式

觀傳媒

心臟功能剩不到兩成 中榮醫:植入式長效型左心室輔助器神救援

觀傳媒

東方美人茶評鑑 銅鑼曾郁芳奪特等獎

中華日報

松山機場大跳電「傳班機延後」 北捷手扶梯停擺!台電親曝原因

CTWANT

嘉基深耕泰國大谷地 推動醫療公衛建置診所年底啟用

觀傳媒

快來對獎!威力彩頭獎上看2.1億 最新獎號出爐

台視

張麗善訪花蓮 徐榛蔚導覽七星潭疊石藝術

中華日報

苗栗海洋觀光季 放流11萬尾魚苗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