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貿易協定》關稅降至15% 承諾投資美國3500億美元及購買天然氣1000億美元
綜合《路透》與《CNN》報導,總統川普宣布,美國與南韓達成一份新的貿易協議,對南韓商品徵收15%的關稅,緩解美國與南韓這個第十大貿易夥伴之間的緊張關係。
南韓商品關稅從25%調降至15%,需付出的代價包括南韓對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約10.4兆元台幣),另外將採購1000億美元美國能源產品(2.97兆元台幣)。南韓也將完全開放對美貿易,將接受包括汽車、卡車、農業等在內的美國產品。
南韓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購買天然氣1000億美元
周三(7月30日),川普在自家社交媒體「Truth Social」發表文章宣稱:「我很高興宣布,美國同意與南韓達成一份全面貿易協議。根據協議,南韓將對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用於由美國擁有和控制、並由我本人作為總統選定的投資計劃。」
川普與南韓內閣財經官員在白宮會晤後不久宣布上述協議,在川普自行設定的8月1日豁免最後期限到來之前,美國發布一系列貿易政策聲明。
川普週三宣布,南韓已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南韓出口美國的商品將被課徵15%的關稅,作為交換,美國商品將享有免稅待遇進入南韓市場。
川普在社群媒體上表示,南韓將購買價值1000億美元的美國液化天然氣或其他能源產品。
此外,川普還說,南韓將出資3500億美元,投入由美國「擁有並主導」的一個投資基金。他並未透露進一步細節。這項投資類似於日本同意出資5500億美元投資美國戰略產業,包括能源、半導體製造與造船。
即使外界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投資協議的結構、資金來源、實施期限以及條款對相關方的約束力,但是川普表示,南韓將稍後宣布更多投資,川普也表示,南韓將接受包括汽車、卡車和農產品在內的美國產品進入南韓市場,並且不對這些美國產品徵收進口關稅。
李在明兩週內訪美
川普指出,更多細節將在南韓總統李在明於未來兩週內訪問白宮、舉行雙邊會談時公布。
南韓總統李在明表示,透過此協議,南韓政府為本國出口商開闢了在相同或更優條件下與競爭對手競爭的道路。
根據《日經亞洲》引述美國官方數據,南韓去年在對美新投資方面出現最大幅度的下滑。此次15%的關稅稅率,低於川普最初提出的「對等」25%方案,也與擁有類似產業結構的日本相同。
目前南韓已將大多數對美商品的關稅降為零,且是美國牛肉的最大進口國。不過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資料,美國2024年對南韓的貨品貿易逆差仍擴大至660億美元。美國從南韓進口的主要產品包括汽車、機械與礦物燃料。兩國自2012年起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南韓的公營天然氣公司KOGAS,目前透過一份2017年簽署、為期20年的合約,每年自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進口350萬公噸的液化天然氣。儘管近來國內LNG需求下滑,李在明在今年6月仍表示,將把包括LNG在內的再生能源列為能源結構優先項目。
3500億美元怎麼用?川普、李在明說法有出入
這項美韓協議正好趕在8月1日的最後期限之前完成,若各國未與川普政府達成協議,美國將提高關稅稅率。
針對3500億美元的對美投資,川普與南韓總統李在明的說法有些出入。
對於6月才上任的李在明來說,這次美韓談判是初期考驗。李在明表示,美韓協議消除出口環境的不確定因素,並將美國的關稅設定得低於或持平於主要經貿對手國家,對美國的出口創造有利的環境。
李在明今日(7月31日)在臉書發文稱,美韓經貿協議包括建立規模為3500億美元的基金,將有助厚實兩國戰略產業合作的基礎,幫助南韓企業進入美國造船、半導體、二次電池、生物和能源市場。
他說,在3,500億美元的基金當中,1500億美元將專門用於美韓造船合作項目,將為南韓企業進軍美國造船業提供堅強後盾。
「我們已經跨越一個巨大的障礙。」李在明臉書的貼文也說。
李在明政府的總統政策首席秘書金永範今天在記者會上表示,在3,500億美元的投資基金中,1,500億美元用於船舶製造合作,2,000億美元將用於晶片、核能、電池和生物製劑等產業。
南韓官員:並未增加開放美牛及稻米進口
金永範表示,南韓企業的一些現有投資計畫將成為美韓基金的一部分,並且他們已經確保資金的使用將受到保障。
針對汽車關稅談判的部分,金永範表示「相當遺憾」,因為先前在美韓自由貿易協定(FTA)之中,汽車出口部分為0%,因此南韓希望能夠將汽車關稅壓在12.5%,不過美方則強調一律為15%。據悉,日本、歐盟對美出口汽車之關稅稅率同樣為15%,其中日本為先前的2.5%加上此次的12.5%。
至於南韓國內業者反應最激烈的部分,則為美方所要求的進口稻米、30個月齡以上美牛。
對此,儘管川普發文時表示,南韓開放進口美國農產品,不過金永範在記者會上卻強調,「南韓並未對美國追加開放國內稻米與牛肉市場」,並透露在談判過程中,其實美方曾強烈要求南韓追加開放進口美國稻米和牛肉,但在考量到糧食安全和農業的敏感性以後,才決定不向美國開放。
而針對花費1000億美元購買液化天然氣的部分,金容範則解釋,該金額其實符合南韓目前經濟規模所需的正常進口份量,因此並無太大負擔。
南韓官員:駐韓美軍軍費及開放谷歌地圖不包括在談判範圍內
先前美國也曾要求南韓向Google開放高精準度的地圖,並認為南韓應分攤更多的駐韓美軍軍費。對此,金永範也證實,「因為這算是不同範疇的議題,此次並未進行談判,且並未要求線上平台法、購買人工智慧(AI)晶片、圖形處理器(GPU)等事宜。」
另外,究竟李在明將於何時啟程訪美會晤川普?金永範則表示,目前詳細時間表仍未出爐,後續仍須透過外交管道進行協商。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X電視台說明,南韓能源採購將在「未來3年半內」完成。他也表示,美國對韓國汽車徵收的關稅稅率將設定為15%,南韓半導體和藥品出口的待遇不會比其他國家更嚴厲,美韓新協議不涵蓋鋼鐵、鋁和銅,美國對這些商品的關稅將保持不變。
今年4月初,南韓商品曾短暫面臨25%的「對等關稅」的威脅,之後川普暫停對數十個國家的關稅,暫停令原定於周五(8月1日)到期。
然而,15%的新關稅仍高於自4月初以來,南韓與數十個國家被美國徵收的10%基準關稅。
即使關稅在目前10%的水準,川普的關稅也對南韓經濟造成衝擊,今年第一季南韓國內生產毛額(GDP)意外萎縮0.1%,這是4年來首次負增長,25%的關稅將導致南韓經濟痛苦更加嚴重。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