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有逾20%都在開會?不是不努力,是沒時間專注:你需要「無會議日」
矽谷創投家納瓦爾曾說過:「刪除你的行事曆,守護你的時間。」 我們都該好好反思——今天的會議,真的需要開嗎?
你知道嗎?根據統計,知識工作者每週大約花23%的時間,也就是差不多一個工作天在開會。
這個驚人的數字背後,隱藏著更嚴重的問題繁——繁重的會議行程常常讓員工無法有不被打擾的時間專心工作,導致他們的工時遠超過傳統的朝九晚五,甚至需要在晚上或週末才能真正完成需要深度思考的重要工作。
矽谷創投家也被會議塞滿到無法好好思考?
矽谷傳奇創投家納瓦爾(Naval Ravikant)的經驗正好印證了這一點。
在他經營全球最大新創募資平台AngelList的期間,行事曆被會議塞滿,完全沒有時間進行策略思考,也沒有空間發揮創造力。
這也反映出一個矛盾的現象,也就是作為一位需要做出重大決策的領導者,卻愈是被瑣碎的會議所綁架,反而沒有時間思考真正重要的事情。
納瓦爾便指定每週二和週四為「無會議日」。一開始,這些「空白日」並未立刻帶來高產出。在這段時間裡,未解決的問題浮現出來,他需要重新學習如何有效利用這些不被打斷的時間。
經過將近一年的堅持,他才真正迎來突破,發現這些無會議日成為了他最具創造力和戰略思考的時間。
現代工作的問題不在於懶惰,而是碎片化。每一次被打斷,都需要23分鐘才能完全恢復專注。當我們的一天被會議切割成無數個片段時,真正的深度工作變得幾乎不可能。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感到忙碌不堪,卻又覺得沒有完成真正重要工作的原因。
(延伸閱讀:工作沒有下班時間?微軟最新調查:員工正面臨「無限工時」)
如何有效執行「無會議日」?三種實用案例分享
案例一:每週五不開會,刺激提前完成協作工作
根據美國商業雜誌《Fast Company》報導,機械製造商Tormach的行銷總監柯蒂斯(Heather Curtis)推行「無會議星期五」制度,最初只在自己部門實施,最終擴及全公司。
她發現,這樣的安排不僅提升員工處理行政與收尾工作的效率,也讓整個團隊更有意識地在週四前完成跨部門協作。
這個制度背後的邏輯在於:它讓「截止日」自然提前,使專案進度更可控。同時,員工也可在週五放慢腳步、沉澱一週的工作思緒,以更清晰的頭腦迎接週末……
繼續閱讀全文👉🏻 一週有逾20%都在開會?不是不努力,是沒時間專注:你需要「無會議日」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他2秒刷一片餐盤!洗碗工如何月收8萬、寫下全集團90家餐廳遵守的SOP?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