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魚丸醫師的媽媽經】哺餵母乳不只是媽媽的事!來自伴侶和家人的支持,讓媽媽「乳」願以償

媽媽寶寶

發布於 08月27日14:00
哺餵母乳│哺乳觀念

2025年WABA國際哺乳週聚焦在胸前哺乳(Breastfeeding)是一種天然、無汙染、無包裝、無浪費的育兒行為,支持母乳哺育,除了能相對減少人工餵養對於氣候變遷的影響,進而有利於永續環境發展,與SDGs的目標3相呼應。養育孩子需要一整個村莊的力量,WABA也強調「母乳哺育溫暖支持鏈」的重要性,哺餵母乳更需要家庭的支持、社會觀念的進步,還有國家、衛生部門、工作場所和社區等各個層面共同營造一個有利於母乳哺育的環境。

哺餵母乳需要家庭合作

除了持續說明哺餵母乳的益處,在推廣母乳與身體力行的路上,媽媽們容易放棄的原因,倒不是餵母乳很累,反而是資訊爆炸的訊息真假參半,還有婆媽路人美其名的關心,實則為壓力來源的閒言閒語,導致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只要有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歸咎母乳,「那不要餵」就被當成理所當然的建議。

但很多時候,問題只是冰山的表面,不要餵並非解決核心問題,重點還是「建立一個適合自己家庭的哺乳支持系統」,媽媽哺乳、伴侶協作家事和其他育兒生理事項(例如:換尿布、幫寶寶洗澡等),以及醫護人員和母乳支持團體的心理支持和闢謠,能讓新手媽媽們增添一點信心,並降低一些不安全感。

其實從餵個配方奶也沒什麼,到後來自己成了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同時,也成為哺乳媽媽,一路走來,深深覺得「哺餵母乳是個人選擇,但若在充斥恐嚇資訊(例如:餵母奶小孩會很瘦吃不飽、很黏媽媽、會乳腺炎、會喪失自己),又沒有後援,造成睡眠不足疲累(其實1~2個月大的嫩嬰喝配方奶也是會夜奶啊!這是生理正常現象),再面對親朋好友的質疑,真的會讓人想放棄。」

只是冷靜下來反思,育兒不管餵什麼奶,本來就不輕鬆,產前做好準備,產後保持彈性微調,不是要要求自己完美或最好,而是找到整個家庭身心靈平衡的方式。根據各國的數據統計,家庭支持系統愈高的,母乳哺育的成功率和持久率都愈高。

哺餵母乳│哺乳觀念

哺乳觀念需要與時俱進

配方奶媽媽、親餵媽媽、瓶餵母乳的媽媽都經歷過的我,覺得餵什麼奶本來就是自由意志,但我們有必要做功課,知道哪些是迷思只會徒增煩惱,哪些順其自然就好;學習和孩子一同成長,觀察回應孩子的反應,也覺察自己內心的狀態,隨時調整,而不用杯弓蛇影,被一些哺乳迷思綁架,很多時候,就是回歸哺乳媽媽也是「人」,所以,舉凡對一般人有益健康的生活習慣建議,不菸不酒不檳榔不毒品就是核心觀念,再者,多吃什麼水果有可能酒駕測試不過(這本身就已經是不實訊息),所以,媽媽不能吃水果?這種完全就是錯誤疊加的捕風捉影。

再簡單以一些迷思為例,並破解錯誤的觀念:

聽說哺乳期喝咖啡,小孩會變笨?會長不高?

根據建議,每日咖啡因300mg以下是可以的(其實一般人也是建議這個量),想喝的時候看一下成分表,再因應孩子的反應去做調整,當然,月齡愈小的孩子可能會有比較躁動的情況,就與哺乳的時間間隔拉久一點、(咖啡)喝少一點,但不至於碰到一點就有害那種誇飾的結論。再者,聰不聰明、高不高都是「多因子」影響,真的不用什麼只要有餵母奶就無限上綱,餵母奶要負全責。

哺乳期不能喝酒,麻油雞呢?高粱香腸呢?白酒蛤蠣義大利麵呢?

料理用酒提味或去腥,不管是東西方料理還是甜點,這種分量根本很難計算,家長真的不用太過提心吊膽;但拿整瓶純米酒去煮的料理,就算燒過也還是有酒精成分,真的不需要逼迫媽媽照三餐喝來發奶,而且過量的酒精反而抑制泌乳。不過,小孩大了,真的真的很想小酌也不是不行,請稍微計算酒精量:一日總酒精量低於10~20g,實在很在意的話,就是至少間隔2小時再哺乳;其實一般人也不建議「喝酒精性飲料」,甚至國外研究提出一般人也要「滴酒不沾」的建議。

聽說哺乳期不能染燙髮、霧眉、看牙、吃藥?

根據國健署建議,目前並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哺乳媽媽使用染髮劑或燙髮劑會對母乳寶寶產生影響,使用在頭皮上的用品就像用在皮膚上的藥品一樣,吸收到體內的量更少,不必擔心乳汁對寶寶有不良影響;只是務必要選擇合格的美髮美睫師,使用安全的產品。至於看牙、看病和吃藥,哺乳真的不是禁忌症,藥物會不會過奶,能不能使用,有藥典可以查的,抗生素也不是哺乳禁忌症,但請事先告知醫師「有在哺乳」!

一起搭建友善哺乳支持的暖鏈

育兒不管餵什麼奶都不輕鬆,以過來人媽媽的立場來看,所能做的就是產前教育的普及(不只是媽媽,更重要的是爸爸和長輩們),還有醫護端在母嬰親善和母乳哺育的知識推廣,以及諮詢技巧的精進,社區母乳支持團體能讓哺乳媽媽們彼此交流,互相支持,走出家門,不會感到自己很孤獨;最重要的還有媽媽們自我覺察,媽媽要好,才不會倒,才有餘裕照顧孩子如果真的已經累到不行請一定要尋求協助,不要咬牙硬撐,不管餵什麼奶,成為媽媽的那刻開始,我們就是更棒更好的自己了。

魚丸醫師

四寶媽魚丸醫師

魚丸醫師的媽媽經」是一個兒科醫師&四寶媽咪分享育兒經驗的小天地,望可以增能父母,也增能自己。Empower parents, empower myself.

#愛你所選選你所愛
#但哺乳真的沒那麼恐怖和那麼多禁忌
#更多母乳哺育和育兒資訊歡迎追蹤FB:魚丸醫師的媽媽經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烏烏醫師專欄】母乳媽媽別焦慮! 母乳營養與飲食「無」直接相關
【哺乳心樂園】公開哺乳需要支持與尊重,看到時,什麼都不做,就是最大的支持!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60歲女上班就咳嗽、胸悶!一照肺部「全是白色滿天星」 醫立即勸:換工作

姊妹淘
02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3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4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05

咳嗽以為是小感冒!醫:逾7成確診已癌症末期 示警「5大異常」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