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孤獨死」到「不孤獨城市」:韓國的社會創新實驗,給台灣的3個啟示
在東亞,孤獨死已不是罕見新聞——日本與韓國的案例急速增加,而台灣的人口結構與社會變遷正走在相似軌跡。如何在危機成為常態前,找到有效的社會解方,已是當務之急。
在高樓林立、人潮熙攘的都市,孤獨卻像一場無聲的瘟疫,悄悄侵蝕生命,它不分年齡、不挑階層。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孤獨與社會孤立列為重大公共衛生危機,致命性不亞於煙癮或肥胖,估計每年導致全球超過87萬人死亡。換算每小時就有約100人因孤獨因素離世。
韓國的「不孤獨首爾計劃」:把心理關懷變成基礎設施
2024年10月,首爾市啟動為期5年、總投入4,500多億韓元的「不孤獨首爾計劃」。這並非杞人憂天——韓國每年超過3,600起孤獨死案例,單人家庭(編按:指戶籍上只有一個人的家戶,包括未婚、離婚、喪偶,或不婚的單身人士 )比例逼近40%,其中六成以上獨居者坦言感到孤單。對人口結構快速老化、出生率長期墊底的韓國而言,孤獨死已成社會風險。
面對激增的「半數個人戶時代」,韓國政府祭出兩大方針,迎戰這場人口與社會的巨變:
1.「告別孤獨120」熱線:串起生命連結
這支24小時全年無休的專線,不同於一般志工服務,而是由十多位具專業執照的心理諮詢師與社工師輪班值勤。他們提供傾聽與陪伴,還負責評估及轉介資源,確保個案能獲得及時且專業的協助,形成一張「社會預警網」。
專線上路僅一個半月,諮詢量便突破3,000件——驚人的數字背後,揭示了韓國社會的孤獨風暴。來電者中,中年族群占近六成(59%),顯示在家庭與職場雙重壓力下,他們是孤獨死的高風險群體;另有三成(32%)為青年,壓力多半來自升學、求職與人際關係困擾。
為了讓求助更便捷,首爾市府將「告別孤獨」直接整合進市民熟悉的「120」服務專線(類似台灣的1999市民專線),大幅降低使用門檻。
2.「心靈便利店」:讓關懷走進巷口
如果說熱線是即時的「救生圈」,那麼 「心靈便利店」 就是社區裡的「加油站」……
繼續閱讀全文👉🏻從「孤獨死」到「不孤獨城市」:韓國的社會創新實驗,給台灣的3個啟示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雲端情人來了?馬斯克推出性感「AI伴侶」引爭議,背後是百億孤獨商機與治理難題
李在明當選南韓總統|曾任貧民童工、二度輕生、遇刺…都阻止不了他踏上青瓦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