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核電對台灣非常珍貴」 童子賢:若台電領導人只顧政治正確,會拖累高科技產業
核三延役公投第5場意見發表會今(15)日舉行,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以正方代表人身分出席。童子賢在會中表示,不論高科技還是做小生意,電的成本和品質,對台灣社會產業發展和民眾的生活相當重要。2024年台灣的不排碳發電僅剩17%,核三廢除後可能會降到12.8%,使用核電為目前的國際潮流,台灣不應逆流而行。
童子賢表示,台電的主管經常說「台灣不缺電」,若台灣大量的燃煤、天然氣,台灣當然不缺電,但台灣需要的是價格實惠、高品質、穩定、降低污染和不排碳的電。台灣2025年上半年,高科技的產品出口相當順利,出口產值已經超越2023一整年了,但先進半導體的晶片、AI伺服器和AI筆電等高科技產品,以及規劃中的AI運算中心都需要大量不排碳的電。況且,全世界在2年內將陸續課徵碳稅,若台灣發電一直存在很高的碳含量,屆時台灣產品遭課稅,行銷國際時會面臨失去競爭力的威脅。
核三發電僅6%不重要?童子賢:該如何看待不到6%的風力發電和太陽能
童子賢提到,反核人士的論述說道,核三延役並不是很重要,因為核三只占台灣用電約6%,發電量相當小,不值得重視此議題。他說明,台灣2024年用電能源分布中,台灣的低碳發電占約17%,此為不好的成績。台灣的光電和風力發電發展數十年,2024年太陽能貢獻台灣5.3%用電,風力發電貢獻3.6%,這兩個個別的發電量都遠遠不如核電發電量,若6%的核電不重要,又該如何看待不到6%的風力發電和太陽能。
童子賢說明,核電的6%對台灣而言非常珍貴,首先,核電是非常便宜、實惠的電力;其次,核電為不排碳電力,因此不能輕易廢除,且核電廢除後,台電的政策為重啟麥寮、興達火力發電廠,以此取代核電除役後產生的電力缺口。除太陽能、風力和核電外,水力發電也為不排碳電力,2024年水力發電占台灣電力供應2.5%,若沒有這2.5%的幫忙,台灣低碳電力將不到10%。所以,每一度不排碳、物美價廉的電都很珍貴,呼籲民眾透過公投表達希望政府重啟核三。
童子賢:核綠共存可增加台灣經濟競爭力
童子賢指出,許多人在發展綠電時,不是為了改善地球暖化或台灣的空氣污染,而是為了反對核電,此為一種扭曲的思考方式。地球的暖化迫在眉睫,台灣的生態環境保育、民眾用電電價的物美價廉非常重要,應讓核能加綠能一起攜手,核綠共存可增加台灣的經濟競爭力,也能保護台灣的環境。台灣過去因反核政策,付出了相當高的代價,台灣的碳排在過去20年越來越嚴重,2024年,台灣低碳發電只剩17%,位於世界後段班。台灣經濟發展成就卓然,但台灣過去10年用電只成長了11.8%,全世界的用電成長為25%,台灣面臨近10年碳排放越來越嚴重的問題,就是反核導致。
童子賢續指,1986年台灣的不排碳發電曾高達62%,但2024年僅剩17%,核三廢除後,可能會降到12.8%。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委員會呼籲,若要讓地球暖化控制在1.5℃,全球必須在2030年減碳42%,然而,台灣在過去十幾年,不但沒有減碳成功,發電的碳含量越來越高,台灣土地狹小,不可能成承受太多綠能的衝擊。
童子賢也問道,若台灣的不排碳發電這麼珍貴,為何要關閉核三發電廠,重啟麥寮和興達火力發電廠,為何不讓核電和綠電一同合作幫助台灣?
童子賢說,國際原子能委員會總署的署長在2024年表示,若全世界沒有核能幫忙,綠能要對付地球暖化是獨木難支,因此在全球氣候變遷會議上,包含英、法、美、日、韓、加拿大、澳洲等22個國家共同發表聲明,希望2050年前,全世界的核電能成長為現在的3倍,才能挽救地球暖化超過1.5℃的危機。
童子賢:台電以前可用核電時,1年可省下1000~1500億元
童子賢指出,台電2024年公布的報表中,核電一度電是1塊42,台電從風力發電廠商買到的電力,一度是6塊59,從太陽能業者買到的電平均是4塊87,其中的差價相當驚人,台電購買風力發電比核電一度電貴了5塊17,太陽能發電一度比核電貴了3塊45。核二、核三停機前,1年可貢獻台灣300億度以上的電,若以300億度計算,台電以前可以用核電時,1年可省下1000~1500億元,一任總統下來可省下4000~6000億元的龐大的預算。
童子賢:台電實質虧損恐怕在8000~9000億元
童子賢進一步說道,6月台電股東會中,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宣布台電累積至今虧損4514億,媒體也預測台電今年到年底應該將虧損4700億。他認為,這4700億應該要乘二,過去幾年中油偷偷幫台電進口昂貴天然氣,再用便宜的價格替台電承擔2000多億的虧損,過去幾年政府也撥給台電3000億彌補虧損,兩筆錢加總,台電的實質虧損恐怕在8000億到9000億。台電財務虧損是能源政策的錯,台電領導人常常是政治優先,缺乏企業追求效率,曾文生曾說,俄烏戰爭造成能源價格上升,導致台電虧了6000億,這句話有一半真實,另一半是推託責任。
童子賢指出,2020年德國總理和法國總統曾抱怨美國,趁俄烏戰爭期間發災難財,將天然氣價格調漲4倍出售。回顧過去幾十年的歷史,就可知台電大量用天然氣的決策是個錯誤決策,不是只有俄烏戰爭,天然氣才漲價。過去幾十年來,遇到天災、人禍能源價格高漲時,天然氣會比石油上漲許多倍。在決定大量採用天然氣作為發電來源的同時,沒有研究過天然氣的價格,當然不知道大量使用天然氣會有很高的成本風險。
童子賢:台電領導人若只顧政治正確,會拖累台灣高科技產業
童子賢提到,法國的能源選項中,核能佔絕對優勢,天然氣僅佔5%,就算只有5%,法國都覺得貴得受不了。德國的能源項目中,天然氣佔13.9%,但德國非常富裕,仍受不了天然氣價格高漲。2024年台電用42%的天然氣發電,未來還準備提升至50%。台電的選擇背後隱藏的就是反核思維,台電的領導人若只顧著政治正確,不顧發電成本、效率,未來會持續帶給台電沉重的財務負擔,也會拖累台灣的經濟建設,跟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力。
「使用核能是國際潮流」 童子賢:台灣不應逆著國際潮流而行
對於核廢、空污和健康方面,童子賢表示,當在質疑核廢料最終處置方案時,燃煤發電最終廢料的處置方案也不存在,連將燃煤發電廢料集中保管都沒有,燃煤發電的廢料是PM2.5和二氧化碳,拿大氣層當垃圾場任意排放,相較起來,核電的發電方式是一種最負責任的方式,核電將廢料集中集中保管,不會傷害正常生活和工作的人民。
童子賢坦言,許多人認為核廢料有風險,但對人類文明和台灣社會而言,不要以為地球暖化對台灣沒有影響,台灣3萬6千平方公里土地面積中,大部分為山坡地和山地,當地球暖化超過2℃,恐怕有3千到4千平方公里都會泡在海水裡。
童子賢透露,肺炎、肺病、肺腺癌、呼吸器官的疾病,15年來一直在台灣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一名,每年有1萬人死在呼吸器官疾病之下,且不只呼吸器官,PM2.5也嚴重影響心血管疾病和腦部疾病,所以持續大量燃燒煤炭和天然氣,民眾的健康代價付出很大。
童子賢最後表示,2024年歐盟用了23.6%核能,此為歐盟27個國家共同的成果,目前歐盟維持71%不排碳發電,若沒有核能幫忙,歐盟的乾淨發電不會達到超過50%。日本歷經2011年的福島地震後,曾關閉核能電廠,但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將在2030年重啟核電達到22%,日本首相石破茂接任後也表示,會用最大限度使用核能,此為目前的國際潮流,台灣不應逆著國際潮流而行。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
‧ 誰吃了光電大餅2》光電不貴,台灣農地全球最貴!過個水拿7億 租金、開發費一口吞
‧ 韓國賺核電大單,台灣仍反核?工程師指公投不通過:這些地方繼續刨山鋪光電板(推薦閱讀)「別把核能當妖魔」 童子賢舉瑞士、比利時為例:地狹人稠仍用核電
重磅推出!《風傳媒》全新數位專題《解密報告》
本次主題《誰吃了光電大餅》將鏡頭對準這幾年快速蔓延的太陽能產業
獨家揭密你從未真正看清的光電發展弊端☛立即瀏覽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