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見澤倫斯基好疲憊?肢體語言專家曝內幕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繼15日與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會晤後,18日在白宮先後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及多位歐洲領導人會面。肢體語言專家分析,川普透露出疲憊的跡象。
川普與澤倫斯基在美東時間18日下午1時舉行雙邊會談,下午3點在一同與歐洲領導人會面。此與澤倫斯基的會面,氣氛明顯比2月時輕鬆,川普甚至稱讚穿了西裝外套的澤倫斯基看起來「很棒」。
《紐約郵報》報導,肢體語言專家道森(Beth Dawson)表示,川普深諳媒體之道,整個互動過程並無不妥之處,但在迎接澤倫斯基下車時,川普做了「有氣無力的碰拳」,軟綿綿、很快就放下,「這是非常敷衍的手勢」,不過川普更像是有些疲憊(low energy)而非缺乏信心。
道森指出,碰拳通常是勝利手勢,代表熱情、團結,應該要短暫、乾脆、充滿能量,軟綿綿的碰拳代表某人只是敷衍了事,但分析肢體語言必須考慮到「情境」,川普近幾天舉行很多緊張的會議、非常忙碌,看起來精力有些不足。
道森接著分析,嘴部的緊張感很難偽裝,川普的嘴巴緊閉著,可代表壓力、克制,川普知道全世界都在關注,所以感受到壓力、感覺相當緊張。
在澤倫斯基下車後,道森分析,川普身體前傾與澤倫斯基握手,這可能暗示著主導地位,有意要去控制或支配對方,不過川普脖子是傾斜的,還向澤倫斯基伸出另一隻手,同時也能看到兩人有眼神接觸,兩人其實有身高差,「這更多是出於實際需要,要拉近距離,展現出更禮貌的姿態,而不是展現主導」;
而川普把左手搭在澤倫斯基肩膀上,這也可以解讀是主導權,但更像是如兄弟般親切,安撫、建立連結的感覺。道森接著說,澤倫斯基把左手放在川普手背上,雖然這也有主導的意思,但分析肢體語言要注意一個人「基線溝通」(baseline communication),澤倫斯基的溝通風格一直都是親和、團結,這動作是代表「我珍視我們的聯繫」、「注入真誠」。
道森強調,川普與澤倫斯基都是精通媒體操作的政治人物,澤倫斯基是喜劇演員、在鏡頭前非常自如,川普也是一樣,但這段握手的動作中,她認為兩人是真誠、建立連結的姿態,兩人還有微笑和眼神交流,從他們眼睛咪起來的方式,澤倫斯基還一直看向川普,可以看出真誠的「我們想要建立連結」。
但兩人轉向媒體後,道森發現川普站姿變得更挺拔,這在肢體語言中稱為「重置」,是權威、領導力的象徵,展現出「我才是領導者、一切在我掌控中」,川普也把手搭在澤倫斯基背後、把他拉向自己,反覆「重製」姿態(挺直身體),當一個人很疲倦、很厭世的時候,姿態也會很鬆懈,所以可以看出川普是有些疲憊。
有媒體要川普向烏克蘭人傳遞訊息,川普秒回「我們愛他們」(We love them),不過道森觀察到,川普說完後有抿嘴,這可能是控制情緒、克制、語帶保留,感覺川普是有所保留。
道森也對比日前川普在阿拉斯加與蒲亭會面的狀況,當時川普準備了紅毯、鼓掌歡迎,蒲亭非常有精力,兩人有很真誠的微笑、建立連結,更隆重、講究排場,與澤倫斯基會面時則顯得更低調。不過兩次會面的場合不同、交通工具也不一樣。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