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房市虛胖崩塌3/十年寬鬆後遺症浮現 學者批政府才該學到Lesson

住展

更新於 09月07日18:38 • 發布於 09月07日08:45

文/林喬慧、翁嘉妤

若從更宏觀的市場角度觀察,這場修正早在資金寬鬆時期便已埋下伏筆。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林左裕表示,台灣房市的「虛胖」現象,早已不是一年兩年的問題,而是長年累積的結構性結果,「房價過高、租金報酬率偏低,長期形成一個失衡、難以支撐的市場體質。」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則指出,近年在資金成本偏低與市場氛圍過熱下,建商瘋狂搶地、推案,每年買地金額高達三千億,自2020年起,推案量更創下1997年以來新高,直言「很奇怪,人越來越少,房子卻越蓋越多,這是投資浪費、供過於求的結果」。

十年寬鬆的泡沫教訓:市場該如何健康修正?

「現在只是讓買氣消退,供給卻還在,系統性風險仍未消除。」他認為,這波修正雖是由升息與信用緊縮驅動的政策矯正,但真正危機未曾解除,「一旦發生股災或國際局勢變化,後果恐怕不堪設想,建商根本無法停損,只能面對爛尾、斷頭與慘賠。」

對於央行提出的「滾動式調整」,黃舒衛也表達看法:「目前資金集中度仍偏高,年底以前不會鬆綁,交屋潮來臨後資金將持續消耗,信用管制也不會停止。」更強調銀行對不動產資金的管制已是「必要之惡」,集中度只是指標之一,「後面還有專案金檢與信用工具,不可能放掉。」

最後他大膽預言,這波房市低迷恐怕還要持續至少一年,「就算撐得過去,也只是勉強不倒而已。」

而回望這場房市榮景與修正的源頭,學界則提供了另一條時間線與制度反思的視角。林左裕指出,這場市場修正,其實早在2009年金融海嘯後的量化寬鬆時期便已埋下伏筆。當時美國率先啟動QE,台灣也三度跟進,低利與資金氾濫推升全台房價五年間翻倍、年漲兩成。

制度反思:打房不能打壞市場

儘管政府間歇性推出升息與選擇性信用管制,卻缺乏實質力道;2018年起,美中貿易戰與疫情導致資金與人才大量回流,加上熱錢效應疊加,房價再度扶搖直上,他表示:「這一波信用管制與限貸措施絕對是必要的,現在才終於真正動手。」

現在申辦房貸已不如過去容易。

不過,林左裕也警告:「若政策只顧壓抑炒作、卻不留出口給剛性需求,首購族將被迫退場,房市健康化之路將更加崎嶇,甚至走向泡沫化。」建議政府應同步提供如住宅債券制度等金融工具配套措施,讓真正有需求者能用合理條件購屋。

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則指出,這一年的修正讓所有人開始有了風險意識,了解到「房地產資金不可能永遠無限量供應」,同時「當前房價根本不是剛性需求能夠支撐得起的」。

他也提出一項關鍵反思──當房價真的下修到讓政府滿意後,是否又會回到過去資金寬鬆的狀態嗎?

「楊金龍希望給投資客lesson,但我認為這是政府最該面對的lesson。」章定煊直言,央行長年維持寬鬆政策,但實際上累積起的並非永續成長,而是貧富差距與系統風險。「寬鬆時間一久,就會面臨金融風暴風險,但一緊縮,泡沫經濟又來,無限輪迴。」

這一波房市急凍,讓外界看清過去十多年資金寬鬆所堆積的虛胖體質,也讓投資客、換屋族、建商與房仲等角色集體付出代價。學者與業界的共識逐漸清晰──打房不是錯,但不能錯殺剛性需求;市場修正不是壞事,但不能讓泡沫破裂變成經濟骨折。

當市場逐步回歸理性,政府更應回頭檢視政策配套與節奏,別在壓制投機的同時,也扼殺健康的市場機能。資金、政策與市場之間的動態平衡,將是台灣房市接下來必須學會的課題。 這場由資金催化、政策戳破的「虛胖症」,從表面看是買氣崩退、價格回調,實則是對過去十多年結構失衡的補課;當房市逐漸回歸理性,政府也必須學會節奏調控、制度配套與需求分級,否則打房終究會變成打錯人、打壞市場。

虛胖崩塌 一場全民資金派對的代價 投資客斷頭、建商卡關,房市進行脫水測試中

房市虛胖崩塌1/從團購到斷頭 北客南下搶房淪賠售潮

房市虛胖崩塌2/青埔仲介店掛頂讓 改跑外送房仲業掀求生潮

房市虛胖崩塌3/十年寬鬆後遺症浮現 學者批政府才該學到Lesson

2025買方反攻術 打開降價地圖看懂鬆動訊號

住宅熄火 商辦市場點燃下一波熱潮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買房站哪邊!你選哪一邊?
《桃園》藝文特區 VS 青埔特區

一邊是桃園老牌豪宅聚落——藝文特區,機能成熟、商家林立,文化設施齊備,生活便利度無可取代;
另一邊是新興國際門面——青埔特區,高鐵、捷運、購物中心全到位,未來話題十足,發展潛力爆棚。
對你來說,哪一個才是最「頂」的桃園生活圈?快投下你的一票!
藝文特區:機能成熟、文化底蘊深厚
青埔特區:交通國門、潛力無限
買房站哪邊,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你的態度!

住展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房市虛胖崩塌3/十年寬鬆後遺症浮現 學者批政府才該學到Lesson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LINE 收回訊息大改版!台灣用戶快注意~

電獺少女
02

她想55歲提早退休、月領2萬退休金…44歲「投保45800逾5年」能達標?「關鍵公式」活越久領越多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3

聯電收盤跌1.02% 傳啟動供應鏈降價15%以上、公司不評論

經濟日報
04

輝達落腳台北恐告吹?新壽說明4方案 北市府合意終止條件不合理

anue鉅亨網
05

女星買房圓夢2/北漂6次租屋練就精準眼光 林逸欣看第3間房果斷出手原因曝

鏡週刊
06

產品遭美國海關暫扣! 巨大發聲明曝「最新進度」

中廣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